搜索站内文章:
软件用户服务 网站地图
您现在的位置: 股民天地 >> 大盘分析 >> 上市公司 >> 正文
*ST江泉标的股权半年飙22倍
作者:lushumei 更新时间:2016-9-6 9:32:33 点击数:
分享到:

*ST江泉的主营业务包括发电业务、铁路专用线运输业务、建筑陶瓷业务、木材贸易业务四大类,上述主营业务受政府相关政策影响较大。但近年来发展不佳导致公司业绩持续下滑:2014年亏损1689.62万元,2015年亏损3.4亿元。直到今年上半年才扭亏为盈,盈利4071.22万元。

*ST江泉能否借力瑞福锂业实现转型,助力杉杉系掌控上游资源仍待观望。

据经济导报报道,对于上交所为何如此关注*ST江泉重组前后控制权是否发生变更一事,王瑞鑫认为,主要在于此次注入的资产在盈利方面存在“硬伤”,有规避借壳上市审核之嫌。其指出,瑞福锂业2014年、2015年的净利润分别为亏损3865.39万元和2621.53万元,显然不符合借壳上市中“购入资产需在近3个会计年度净利润为正”的要求。

值得关注的是,此次颇为隐蔽的“借壳”操作背后,可以看到不少资本大佬的身影。比如,在重组前火速入股瑞福锂业,帮助王明悦稀释股权的天安财险,就属于“明天系”旗下。

“他们的计划可能是,先通过重大资产重组置入资产,然后再通过大股东减持或股权转让、签署一致行动人协议等变更控股权,从而规避借壳上市的审核门槛,实现公司保壳乃至市值的回升。这也是前期不少资本实现借壳上市的经典套路。”某券商业分析人士对导报记者说。

不过,现在看来,即便有两大资本助力,*ST江泉的重组前景依然不佳,主要原因就在于监管政策的趋严。王瑞鑫表示,今年6月证监会向各界征求意见的新《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中,就对关于借壳上市的标准进行了全面细化,使得大体量资产并购极易踩上“借壳”红线,审核也是越来越严。

“保证控制权虽然是规避借壳审核的一个比较聪明的做法,但是监管层对这方面的关注越来越多。”王瑞鑫说,仅三季度以来就有近10家上市公司的重组方案被否,50余家上市公司主动终止了重组方案。

北京证券网
    
今日要闻
栏目48小时热点
全站48小时热点
 
网站简介 联系我们 免责条款 广告服务 网站地图 用户服务 
免责声明:湖北省速马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本网站提供之资料或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入市须谨慎!
Copyright 2011, Hubei Smart Technology Co,Ltd.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电话:400-690-9926 E-MAIL:mbl516@163.com 鄂ICP备12014895号-3 鄂公网安备42282209000026号
网络经济主体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