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站内文章:
软件用户服务 网站地图
您现在的位置: 股民天地 >> 大盘分析 >> 投资理财 >> 正文
泡沫酝酿风险积聚 货币政策再难放松
作者:jincvip 更新时间:2016-8-22 10:09:02 点击数:
分享到:

对于下一步货币政策走向,连平认为,今年内再度降息、降准的可能性已经不大。从利率来看,今年以来,实际利率处于负利率状态,狭义货币(M1)与广义货币(M2)剪刀差持续扩大。同时,由于人民币贬值压力较大,贬值预期增强,如果此时降息必然会使人民币产生新的贬值压力。存款准备金率方面,存准率下调的直接结果是银行可用信贷资金的增加。目前商业银行存贷比弹性已较大,信贷资金也增加较多,央行没有下调存款准备金率的迫切需求。

温彬认为,货币政策应继续在疏通货币传导机制和发挥定向调控的作用方面下功夫。降准仍有空间也有必要,但降息的空间有限。从降准来看,是否降准主要还是要依据外汇占款的变化情况。去年10月以来,我国的外汇占款持续负增长,针对外汇占款收缩导致的基础货币投放减少。央行一季度进行了一次0.5个百分点的降准,二季度主要采用逆回购加MLF,通过加大公开市场操作力度来对冲基础货币投放减少的压力。目前来看,如果外汇占款持续收缩,应该采取降准措施。公开市场操作毕竟是短期工具,到7月底MLF工具余额已达17025亿元,这个规模很大,需要通过一次性降准来弥补流动性紧张压力。

央行调查统计司司长盛松成在多个场合提到扩大财政赤字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他认为,即使中国财政赤字率提高到4%-5%的水平,也不会存在很大问题。首先,中国国债余额占GDP的比重较低;其次,中国的债务大多数是内债而不是外债,这是防风险的关键;第三,中国短期国债较少,因此短期还债压力较小。比起降息,当前减税更有助于刺激中小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的投资意愿。目前全球降息潮盛行,但当利率低到一定程度,对于企业生产率的刺激效果并不一定好,实行负利率的日本便是一个实例。对中国而言,通过营改增等措施来降低企业税负刻不容缓。

北京证券网
    
今日要闻
栏目48小时热点
全站48小时热点
 
网站简介 联系我们 免责条款 广告服务 网站地图 用户服务 
免责声明:湖北省速马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本网站提供之资料或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入市须谨慎!
Copyright 2011, Hubei Smart Technology Co,Ltd.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电话:400-690-9926 E-MAIL:mbl516@163.com 鄂ICP备12014895号-3 鄂公网安备42282209000026号
网络经济主体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