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月8日,受MSCI二次扩容落地等利好提振,沪深两市高开高走。截止收盘,沪指收报2794.55点,涨幅0.93%;深成指收报8919.28点,涨幅1.19%;中小板指收报5521.22点,涨幅1.06%;创业板指报1522.97点,涨幅1.51%。不过,两市合计成交3671.83亿元,较上一交易日的3763.35亿元略有缩量。
南方基金认为,在当前的市场情况下,纳入因子的提升对A股的提振作用还是比较明显的,从前几次纳入因子提升时对应的A股表现来看,海外增量资金对A股有一定的助推效应。南方基金表示,根据此前MSCI的预测,每一次5%的纳入因子提升,都将为A股带来约220亿美元的增量资金,此次扩容估算海外资金流入超千亿人民币。指数基金通常会在调整生效前配置,而主动管理基金往往会择时建仓。
招商MSCI中国A股国际通指数基金经理白海峰分析指出,MSCI如期提升A股纳入因子,这一决定不受近期外围扰动影响,说明MSCI从经济基本面出发进行决策,也进一步印证了中国在全球经济的影响力显著,有必要在指数中予以客观体现,以迎合全球范围内以MSCI指数作为业绩比较基准的近13万亿美元资产管理人的全球资产配置需求。
白海峰表示,由于外资机构投资者代表了养老金、主权基金等长线资金,能够更彻底地践行价值投资理念,因此外资机构投资者比例提升,有助于A股市场形成长期价值投资的主流理念。在这一过程中,MSCI系列指数和相关基金也值得国内投资者持续关注。相关成份股由于有明显的资金配置效应,也可能会有一定的超额收益,这些因素都有助于MSCI系列产品规模持续增长。
南方基金认为,短期来看增量资金有一定的提振作用,而长期来看是A股扩大对外开放的重要一步。值得注意的是MSCI扩容的步伐相较原先的计划有明显加快,仅在初次纳入一年半之后,纳入因子即扩大到20%,速度之快远超预期。今年以来A股屡屡受到国际视野的关注,从MSCI加速扩容,到中日ETF互通,再到A股“入富”,无不彰显当下中国A股优质企业的投资价值和成长潜力。
大成基金数量与指数投资部总监黎新平表示,MSCI如期把中国A股的纳入因子从10%提到15%,反映出MSCI对中国市场的纳入计划并没有受到外围风险冲击的影响。这对于稳定投资者对于中国市场的信心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MSCI的纳入进程也将推动境外主动及被动资金对中国A股的关注,一些重要的境外机构如富士、等也都在积极推进对中国市场的纳入。
更多资金流入A股在路上
随着A股的进一步对外开放,更多资金流入A股在路上。除了MSCI外,全球其他指数也将增配或开始配置A股。据悉,8月23日富时罗素将于当地时间收盘后,公布其指数季度调整结果。富时罗素将在此次调整中,将中国A股的纳入因子由5%提升至15%,该变动将于9月23日开盘前正式生效。
此外,9月6日,标普道琼斯指数将发布纳入其指数体系的中国A股名单,A股将以25%的纳入因子一次性纳入,该变动同样于9月23日开盘前正式生效。去年2018年12月,标普道琼斯公布了其2018年度市场分类评审结果,宣布将可通过沪港通、深港通机制进行交易的合格A股纳入其全球旗舰指数体系,分类级别为新兴市场。
据MSCI近期研究指出,尽管中国目前已占全球经济总量以及全球企业盈利产生地(基本MSCI 经济暴露度数据库)的16%,中国市场仅占全球市值加权指数的4%,仍处于低配状态。进一步来看,全球股票共同基金对A股更是低配。在2018年完成部分纳入后,MSCI ACWI全球指数中每6只股票中就有1只是中国股票。相比之下,全球股票共同基金所持有的股票中,每30只股票才约有1只是中国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