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证券报记者获悉,国资委正在起草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改革方案,已经进入审核程序;正在研究制定深化中央企业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试点和开展混合所有制改革、建立职业经理人制度等综合改革的方案。业内人士指出,在政策驱动下,随着国资平台加快组建,国资基金系加速集结,国有资本投资运作将更趋活跃,为资本市场添动力。
进一步打造市场化运作专业平台
国务院国资委主任肖亚庆19日在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座谈会上表示,要按照中央部署要求,将更多具备条件的中央企业纳入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试点,国务院国资委初步考虑新增10户左右试点企业,正在履行相关程序。各地也要结合实际情况,进一步扩大试点范围。
座谈会明确,进一步打造市场化运作专业平台,各级国资委要完善现有主业管控模式,指导试点企业根据国家战略调整或增加新的主业,推动国有资本更多投向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支持投资、运营公司设立财务公司,同时也要规范财务公司运作,鼓励其利用内部资金开展资本运作,提升资本运营能力,防范各类风险。允许投资公司依据自身条件,结合主业特点和行业监管要求,合理申请金融牌照,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但也要强调,不能脱离主业搞金融,更不能搞资金空转套利,要防止脱实向虚。
运营公司:基金系加速集结
数据显示,截至10月底,国资委向中国国新和中国诚通投入有关中央企业上市公司股权约1300亿元。这两家资本运营公司通过设立股权运营平台,制定股权运营方案,对划入股份开展运营,推动国有资本在进退流转中增值。同时,推动实体经济产融有效结合,两家资本运营公司设立6只基金,总规模达8645亿元,已累计投资1680亿元,初步形成较大规模的基金系。
作为率先启动国有资本运营公司试点的中国诚通,积极发挥基金投资的引领作用。据了解,截至9月底,中国诚通牵头发起设立的国调基金首期募集资金1310亿元,已到位988亿元,签约项目金额848亿元,交割金额600亿元,在96家央企中,已投资25家央企项目。目前,国调基金出资300多亿元组建14只子基金,引导带动社会资本近1000亿元,助力东北振兴及农业、医疗、芯片等产业发展。下一步,中国诚通将深化混合所有制、员工持股等改革,继续加快所出资企业资产证券化,非上市企业股权可交易化,推进所属上市公司整合。并积极开发央企H股、“一带一路”等央企相关指数及ETF基金,引入海外资金参与国企改革。
国有资本运营公司另一家试点央企中国国新,通过发起设立系列基金,以490亿元撬动接近4倍的各类资本,显著放大了国有资本功能。据了解,中国国新目前已形成以中国国有资本风险投资基金为核心,系列化、差异化、协同化的国新基金系,募集资金总规模超过5000亿元。截至10月底,国新基金系共交割项目65个,交割金额641亿元。其中,投资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相关项目51个,交割金额540亿元,实现战略性新兴产业8个子领域全覆盖。
此外,地方国资运营公司动作频频。据了解,浙江省国有资本运营有限公司通过主导发起或参与功能明确的政策性基金和特色鲜明的产业型基金,放大国有资本功能。截至9月底,公司主导、参与设立基金已有13只。河南投资集团利用投资集团发起设立的战略新兴产业基金、创投基金等组成的基金群撬动社会资本投资。据悉,集团正研究设立中原经济区结构调整指数及ETF基金可行性,分享国企改革红利,提高国有资本流动性,促进区域优质上市企业发展。
投资公司:有序进退聚焦新兴产业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