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据新华社报道,太原卫星发射中心9日凌晨成功发射高分五号卫星。任务中,多个3D打印装备器件得到成功运用。近年来,随着短周期和应急发射成为航天发射能力建设新要求,非标准组件保障问题,成为制约航天发射能力提升的主要瓶颈。基于3D打印技术生产的器件,精度高、生产速度快,完全可以满足应急使用要求,为装备应急保障能力提供了可靠支撑。
3D打印也称增材制造。去年工信部、发改委等十二部门联合印发了《增材制造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17-2020年)》。根据计划,到2020年,增材制造产业年销售收入超过200亿元,年均增速在30%以上。海通证券研报指出,3D打印是未来军工制造革新关键,已应用于歼-20、歼-31、运-20等军机及航空涡扇发动机上;同时在民航、医疗等众多民用领域应用广泛。
相关概念股:
银邦股份:子公司飞而康是中国商飞的唯一合格3D打印零件供应商;
金运激光:为中小功率激光切割行业应用解决方案提供商,较早布局了3D打印领域。
南风股份:正布局3打印大产业,构造工业级3打印生态圈。
亚太科技:是资本市场中较早布局3D打印行业的公司之一,已设立子公司霍夫曼金属打印科技公司建设金属增材制造技术研究及其产业化项目,建成后可达到年产50台金属打印设备、年生产及修复5万套精密零部件的能力。
楚江新材:作价5.2亿元收购的子公司顶立科技是一家以新材料产业核心生产工艺、技术的研究、开发为基础,并专业从事相关智能热工装备技术服务的“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
光韵达:是国内3D打印医疗与汽车应用先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