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月8日,在发审委当天审核的4家拟上市企业中,包括2家新三板公司,分别为时代凌宇(832706.OC)和捷佳伟创(833708.OC)。
不过,两家挂牌企业最终闯关的命运迥异。其中,捷佳伟创闯关成功,而时代凌宇IPO则被否。
早在2012年7月,捷佳伟创曾首次申报IPO创业板。2013年1月撤回了IPO申请材料,随后便选择了挂牌新三板。2017年4月,捷佳伟创IPO申请材料被证监会受理。
据登陆新三板(430001.com)不完全统计,截至2018年5月8日,自“大发审委”上任以来累计审核185家首发公司。其中,共计有100家拟上市企业的IPO申请顺利过关,通过率约为54.05%。
此外,在上述185家首发公司中,共有39家来自新三板,占比21.08%;新三板IPO转板通过率也已上升到超过五成,达51.28%。
发审关注点
捷佳伟创是一家从事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片生产工艺流程中主要设备的研发、制造和销售对公司。公司于2015年10月挂牌新三板,截至2017年年报,公司共计有20户股东。
从公司财务指标来看,2014年、2015年、2016年及201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4.36亿元、3.50亿元、8.31亿元及12.4亿元;扣非净利润分别为2738万元、3264万元、1.09亿元及2.45亿元。
捷佳伟创当天在发审会审核焦点也主要集中在“前次IPO申请为何撤回?”以及“会计政策为何变更?”等非关键性问题上。
除此之外,发审会上还问及了贸易摩擦、人民币汇率对其外销业务的影响、主营业务、存货周转率及关联交易的情况。
不过,当天,另有一家券商新三板项目负责人则称,像“三年扣非净利过亿,最近一年不低于8000万”这一条最新的IPO“红线”也不能一概而论。最近的案例就是5月3日过会的明德生物(430591.OC)。
明德生物曾于2018年1月17日上会,但遭暂缓表决且未说明原因。四个半月后,二度上会的明德生物终获通过。据公司预披露的招股书显示,2014年至2017年上半年,明德生物分别实现营业收入5780万、9534万、14098万和8393万;分别实现扣非净利润1911万、3859万、5752万和3308万。
“2014年至2016年,明德生物营收复合增长率为75.8%,扣非净利复合增长率达106.3%。因此,高成长性也是IPO能否过关的一个重要因素。”对此,前述新三板项目负责人直言。
“大发审”19家折戟
另据登陆新三板(430001.com)统计,自“大发审”上任以来,包括时代凌宇在内,累计有19家新三板挂牌企业IPO冲关折戟。
公开资料表明,时代凌宇于2015年6月在新三板挂牌,2016年12月申请创业板上市。
不同于捷佳伟创的是,时代凌宇挂牌新三板后成交较为活跃,股东人数也从挂牌初期30户增长到72户。
当天,有接近时代凌宇的人士回应登陆新三板(430001.com)称,“IPO审核门槛提高的消息我们也只是听说,并没有看到明文规定。而且,据我们了解,不一定净利过亿就能过会。同样,过会的也不一定都是净利过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