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发布会上提到“欢迎互联网企业回归A股”到资本市场支持创新型企业在境内发行股票或存托凭证,仅仅用时10天,可见监管层对于深化资本市场开放,支持“新经济”企业登陆A股市场的决心。创新企业上市可在存托凭证(CDR)和首次公开发行(IPO)二选一,中概股回归路径逐渐明朗。
从已公布的试点企业指标门槛来看,符合标准能够回归的红筹“独角兽”并不多,市场人士预计,若符合标准的中概股陆续回归,将重塑现有国内相关行业上市公司格局,同时,受减持新规约束,以及“稳步有序推进,切实防控风险”监管原则影响,监管层会把握节奏,避免对二级市场流动性冲击过大,市场流动性承压概率较小。
仅少数企业
符合试点要求
根据规则,在试点对象及选取机制方面有明确的说明,包括了七个行业,主要针对少数符合国家战略、具有核心竞争力、市场认可度高,属于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软件和集成电路、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达到相当规模的创新企业。
在选取标准方面,一是已境外上市的红筹企业,市值不低于2000亿元人民币。二是尚未在境外上市的创新企业(包括红筹企业和境内注册企业),最近一年营业收入不低于30亿元人民币,且估值不低于200亿元人民币;或收入快速增长,拥有自主研发、国际领先技术,同行业竞争中处于相对优势地位。具体标准由证监会制定。
可以看出,中概股要回归A股,其市值不能低于2000亿元人民币,符合此标准的企业只有6家,即百度、阿里、京东、网易、中国移动和中国电信。
设立了市值和营收标准后,一方面,有回归意向的企业可以对标政策着手准备相关事宜;另一方面,监管层也可以抓紧完善相关配套制度和监管规则,继续推动试点工作,让“独角兽”们回归进度可控。
统计显示,上述6家中概股合计市值约4.3万亿元,对应A股“计算机+电子元器件+通信”三个板块合计市值1.05倍左右。中信证券策略分析师杨灵修认为,若陆续回归,将重塑现有国内相关行业上市公司格局,A股计算机和通信行业的2018年市盈率分别在36倍和43倍左右,而中概股的代表公司,如阿里巴巴(2018年市盈率34倍)、百度(23倍)及网易(16倍)等的回归,将对相关板块估值起到锚定效应。另外,政策影响下,预计A股相关板块龙头和非龙头公司会加快分化。
前海开源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也认为,新经济在整体经济中的占比逐年提高,但新经济企业在A股中占比较少,此次改革一些独角兽企业回国内上市,势必会改变A股现有的市值结构,新经济板块的占比会大大提升。
杨德龙提醒,这些“独角兽”回归之后,可能会形成比较强的“吸金效应”,大量的资金向优势的龙头企业集中。他同时指出,投资新经济的公司和传统行业的方法是有所不同的,第一,要选择绝对的龙头,因为新兴行业往往存在“赢者通吃”的情况。第二,要用公司的成长性判断公司价值。可能一些代表新经济的公司,现有业务还无法产生较多的利润,但未来的业绩会大概率释放出来。估值方法上,也不能局限于用市盈率或者市净率的方法,还要综合运用多种估值方式。
对于“最近一年营收不低于30亿元、估值不低于200亿元的试点企业可在A股市场IPO”,记者从证监会相关人士处获悉,在首单新经济CDR和A股IPO落地前,证监会还将制定一系列制度安排,包括企业估值如何确定,具体的遴选机制和审核机制如何安排,投资者适当性管理要求等,因此,现在尚无法预测可能首批进入IPO序列的独角兽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