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经济效益不好的企业,一些地区明确工资增长幅度可以低于下线。如,上海提出,生产经营困难、经济效益较差的企业,工资增长幅度可以低于下线;陕西表示,企业确因生产经营困难、不能按照工资指导线标准安排职工工资增长的,可低于工资指导线下线(含零增长或负增长)确定工资水平。
一些地区则对一线职工的工资增长予以了“重点照顾”。江西提出,在坚持按劳分配原则的前提下,努力提高一线职工特别是农民工及其他普通职工的工资水平,使一线职工工资增长不低于本企业平均工资的增长;上海也表示,应当努力提高工资水平偏低的生产服务一线岗位人员工资水平,一线职工工资增长幅度应当不低于本企业职工工资的平均增长幅度,企业高管的工资增长幅度应低于本企业职工工资的平均增长幅度。
指导线下调意味着什么?
相比往年的工资指导线,多数地区今年的企业工资指导线有不同程度的下调。如,山东的基准线从2015年的10%降为8%,上线从18%降为13%,下线由4%降为3%。
工资指导线下调意味着什么?据广西人社厅相关部门工作人员介绍,企业工资指导线下降,并非意味着工资进入负增长,只是工资涨幅较以往有所减少。
云南省人社厅在2016年企业工资指导线相关政策解读中指出,适当下调工资增长指导线,与云南省宏观经济形势相协调。云南省企业经营和发展压力较大的状况仍将持续,适当下调工资增长指导线,符合云南省企业经济效益实际状况。
中国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所长张车伟表示,企业工资指导线下降,只是意味着工资涨势不再那么强劲。在当前经济进入新常态、企业经营发展面临多重压力的情况下,应大力为企业减税减负,以增强企业涨工资的空间和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