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交通运输部综合规划司副司长范振宇曾表示,下一步,交通运输部将制定适用于贫困地区发展特点的基础设施、运输服务、运输装备标准体系。根据贫困地区自然环境、发展需求和建设难度,因地制宜地确定建设方案和建设标准。此外,交通运输部还将探索建立交通扶贫部省联动机制,并和各省人民政府签订部省共建协议。今后,地方政府落实建设资金和相关支持措施、推进项目建设效果等因素会直接与下一年度中央资金安排相挂钩。
交通运输部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底,全国仍有826个建制村不通公路。全国农村公路技术等级结构显示,二级及以上只占4.3%,通行标准很低的四级公路和等外公路占比达到87%以上。交通运输仍然是贫困地区突破发展瓶颈的最大“短板”之一。
《规划》明确,“十三五”期间交通扶贫覆盖范围包括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以及以上范围之外的一批革命老区县、少数民族县和边境县,共1177个县(市、区)。各级交通运输部门要统筹规划,促进“点”与“面”“内”与“外”“城”与“乡”交通运输协调发展;坚守底线,推动交通运输基本公共服务向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连片特困地区延伸;精准施策,合理制定交通扶贫目标和重点,推动“交通+特色产业”“交通+电商快递”等扶贫新模式;因地制宜,实现交通发展与自然环境和谐统一;明确地方政府的责任主体地位,中央和地方合力推进交通扶贫脱贫攻坚。
应该说,此次《规划》所提出的推动“交通+特色产业”“交通+电商快递”新模式,可以与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相互支撑,从而带动贫困地区交通、产业等方面的发展。
实际上,2015年以来,农村电商快速扩张,除了国家出台一系列加快电商发展的政策外,各地、各级政府也对农村电商给予强力推动。例如,河北、山东等省政府还提出实现农村电商全覆盖的任务。农村电商的快速发展对农村交通状况也提出了新要求,同时,通过“交通+电商快递”的模式,也可助力农村脱贫发展。
农村电商发展,物流先行。物流往下沉之后,也拉动了乡村的服务体系,是相辅相成的过程。近日,交通运输部印发了《关于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物流业 “降本增效”的若干意见》,并同步制定了落实《意见》的三年行动方案,明确了2016—2018年的具体工作举措。今后,不仅是交通发达的城市地区,在偏远的农村地区,物流也有望迎来更高的效率和效益,物流成本有望进一步降低。
电子商务企业在农村市场的推广,延伸电商平台的优势、突破物流和信息流瓶颈,不仅有利于缩小城乡收入和消费差距,同时也有利于推动农村现代化经济发展建设。农村电商的推进有利于发掘整个电子商务市场的潜力,加快“互联网+现代农业”规划的进一步落地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