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侧面“松绑”楼市限购
各个城市对于人才的争夺在增加了城市高素质人口的同时,也同样会带来一些问题。其中影响最为直观的就是可能会对原本这些城市正在执行的限购政策予以突破。
通过对比目前绝大多数二三线城市所执行的限购政策不难发现,这些政策的执行标准多数是以户籍为衡量标准。大多数城市的购房标准都是本地户籍可购房两套,外地户籍可购买一套。而个别二线城市执行的标准是本地户籍可购房,外地户籍需提供一定时间的社保证明方可购房。比如西安市的限购政策,规定在住房限购区域范围内购买商品住房或二手住房的非本市户籍居民家庭,须提供在本市(含西咸新区)连续缴纳2年以上(含2年)的个人所得税或社会保险证明。
引入人才的举措都从侧面放宽了楼市限购的标准。同时,许多城市为了吸引人才落户,还直接采取了购房优惠等措施。比如武汉推出的人才保障房和人才住房券等制度,为引进人才提供租房、购房优惠,大学生可以申请租赁大学毕业生租赁房,还可以低于市场价20%的租金租到租赁房;石家庄直接推出租房补贴,符合条件的人才到石家庄市工作之日起,5年内最高每月享受2000元的房租补助,而根据数据显示,这一补贴标准足以在石家庄核心区域租下一套90平方米左右的优质房源。
而像郑州的人才优惠则直接体现在购房补贴上,青年人才首次购买住房,博士每人补贴10万元、硕士每人5万元、本科毕业生每人2万元。
落户宽松政策带来楼市波动
一些业内人士认为,上述举措在留住人才的同时也会给限购政策“开口子”,带来楼市热度上升。如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就表示:“地方的人才政策不应该和房地产限购挂钩,对于真正的人才,更应该提供直接的居住房源。单纯地将人才推向市场,容易带来房地产市场的不稳定。”
思源地产市场发展部副总经理、首席分析师郭毅也认为:“租房补贴是可以理解的,毕竟新进入这个城市,身份转化是需要一个过程。购房补贴则直接指向‘绕开限购’这个诉求,这样的引导不值得提倡,毕竟‘房住不炒’是大政策的纲领。人才引进的目的是拉动经济的增长。”
事实上,从一些执行了落户宽松政策的城市数据来看,政策的确为市场带来了一定的影响。根据上海某研究院提供的数据显示,西安的库存量从2017年10月开始就已经以较快的速率下降,从2017年10月至2018年3月,库存面积从1860万平方米下降至1628万平方米,尽管如此,这样巨大的库存在众多二三线城市中也处于较高水平。从房价表现来看,截止今年3月西安住房均价为1.22万元/平方米,较去年同期上涨近50%。
再比如成都,其成交面积在去年11月份之后一路走高,今年3月份时成交面积为78万平方米,同比增长47%。而3月份的库存面积则降至418万平方米,同比降低28%。不过从房价来看,上述城市依然维持在正常的波动范围之内,很少有人会愿意为了炒房而转移自己的户口。
“对于人才落户政策来说,本意并不是要对楼市政策松绑,但从效果方面看,确实会刺激部分购房需求。所以类似政策其实和近期的市场升温是有必然联系的。尤其是在类似西安这一类库存较高的城市,表现尤其明显。”上海某研究院智库中心总监业内专家进一步表示,上述政策还是以人才引进、人才争夺为导向的,对房地产市场确实有积极意义,“这一人才落户政策并不同于限购松绑,造成变相炒房的可能性很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