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硝烟还未散,“人才战”再升级!这一次,战况更激烈。从3月22日开始,西安人才落户政策再次升级,全国在校大学生凭学生证和身份证,在线办理即可落户西安。短短4天时间,西安共迁入落户人口近1.7万人!
如果说这只是去年二线、新一线城市人才战的延续,那么近一周以来一线城市“大块头”们的出手,则标志着“人才战”进入了新阶段。3月21日,北京提出要建立优秀人才引进的“绿色通道”;3月26日,上海提出要打造“人才高峰”,要“聚天下英才而用之”!而广州、深圳,此前也纷纷拿出了各自的人才新政。
所谓“人才新战”的新,不只是一线城市作为新角色的加入,但更重要的是,它们的人才新政具有前所未有的新特点,反映了中国城镇化进程进入新时代的发展新理念。
天生我材必有用。当人才越来越成为最为核心的竞争要素资源,以前一线城市靠行政级别、资源垄断便可以高枕无忧的阶段已经结束,现在需要它们赤膊上阵参加“抢人大战”。这是大城市引领城市群竞争的新阶段,这也是人才引领大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新竞争时代,又有哪一个城市不希望“天下英雄尽入彀中”呢?显然,“人才战”不会结束,在一线城市开足动力借助“敛才”巨泵虹吸人才的情况下,还将演化为一场真正的持久战!
北京新“通道” 最快5个工作日的引进速度
古人言,“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人才的培养自古都放在重要位置。“21世纪什么最贵?人才!”葛优的这句诙谐幽默的台词更是道出了人才的价值。
在中国经济正迈向更高质量发展的深刻时代背景下,人才是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旺盛活力源泉。而人才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受到各大城市的争抢。2017年以来,武汉、上海、南京等一二线城市纷纷出台人才引进政策。如今,北京也按捺不住,加入城市人才争夺战。
近日,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发布《北京市引进人才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建立优秀人才引进的“绿色通道”,并加大对符合北京市高精尖产业发展方向的人才引进。众所周知,北京是人才的聚集地,人才资源应该不缺乏,为何也来抢人才?
人才配偶子女可随调随迁
此次北京加入人才争夺战主要是围绕北京“四个中心”战略定位和城市总体规划布局,立足首都经济社会发展的多样化人才需求,通过多种方式“不拘一格”对各类创新主体引进紧缺急需人才。
记者注意到,北京人才新政的关键词不乏科技创新,同时覆盖行业范围比较大。其中,对“千人计划”和“海聚工程”的中国籍入选专家;“万人计划”、“高创计划”、中关村“高聚工程”的入选人和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奖人可开通“绿色通道”,最快5个工作日办理完成引进手续。
首都经贸大学教授、北京市房地产法学会秘书长赵秀池向记者称,从北京人才引进的内容上来看,与其他城市相比,人才引进的门槛和级别相对较高,主要是高职称、高学历的创新创业型高端人才,这也与强化首都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四个中心的功能定位相吻合。
此次人才引进还突出优秀创新创业团队人才,在京承担国家和本市科技重大专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重大项目和工程等任务或进行其他重要科技创新的优秀杰出人才,近3年获得股权类现金融资1.5亿元及以上的发展潜力大的创新创业团队领衔人或核心合伙人,可以为团队成员推荐申请人才引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