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据了解,北京还加大了对科技创新人才及科技创新服务人才引进力度。包括在京行政区域内的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型总部企业、新型研发机构等科技创新主体中承担重要工作,近3年每年应税收入超过上一年度全市职工平均工资一定倍数的(企业注册在城六区和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为8倍,注册在本市其他区域的为6倍);在知识产权服务机构、金融机构等科技创新服务主体中承担重要工作,近3年每年应税收入超过上一年度全市职工平均工资一定倍数的(机构注册在城六区和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为20倍,注册在本市其他区域的为15倍)。
记者了解到,以2016年北京的职工月平均工资为7706元计算,注册城六区和经济开发区之外的其他区域的最低门槛,高新技术企业员工月工资收入至少在4.6万元左右。在知识产权服务机构等最高需要月入15万余元,年收入需达到近200万元。
为更好地为人才松绑,解除后顾之忧,破除人才引进障碍,人才引进年龄原则上不超过45周岁,“三城一区”引进的可放宽至50周岁,个人能力、业绩和贡献特别突出的可进一步放宽年龄限制。引进人才无产权房屋的,可在聘用单位的集体户或聘用单位所在区人才公共服务机构的集体户办理落户,引进人才的配偶和未成年子女可随调随迁。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加码保障“新北京人”权益
北京市发改委主任谈绪祥曾表示,北京的优势说到底是在科技和人才这两大块,人才是富矿,发展产业要和科技创新、人才优势结合。疏解非首都功能是要发展科技创新、金融、文化等更适合于北京自身优势发挥的产业,比如说高技术制造和战略新兴产业,限制一些资源供给不足、环境相对脆弱、劳动力成本相对偏高的产业。
实际上,2017年北京市户籍人口和常住人口出现双降,这或许是北京出台人才新政加入“抢人大战”的原因之一。记者从北京市统计局了解到,2017年末,北京市常住人口2170.7万人,比上年末减少2.2万人,同比下跌0.1%。年末全市户籍人口1359.2万人,比上年末减少3.7万人。
在此通知出台之前,北京市早在2017年12月31日便发布《关于优化人才服务促进科技创新推动高精尖产业发展的若干措施》,强调促进科技创新,推动高精尖产业发展,并提出对创新团队的一系列激励措施。
据北京市人力社保局工作人员介绍,符合人才引进的个人可通过单位申请并办理落户手续,目前符合条件外地人还可通过积分落户和办理北京居住证渠道享受到同等待遇,但目前积分落户相应政策还没有下来。
作为人才聚集地,北京在保障“新北京人”的权益上也在不断加码。在加快首都人才战略的实施,吸引并鼓励各类优秀人才来京创业和工作的要求下,符合条件的“新北京人”可以申请办理北京市工作居住证。
北京一家办理工作居住证的中介机构表示,外地人持有北京工作居住证可享受在京参加摇号买车购房以及子女在京入学等福利,由于工作居住证设置了3年有效期,因此被称为“短暂的户口”,申请门槛也相对较低,本科学历在有指标的单位连续6个月社保和个人所得税证明即可。
赵秀池坦言,人才的流动随时在进行,一般高端人才由于收入高,可接受的生活成本也相对较高,因此其流动性并不大,而北京作为首都和国际化城市,会更多地吸引世界各国的人才进来,级别越高的城市吸引的高端人才就会越多。
上海新“高峰” 七大突破打造“人才梦之队”
继2016年9月份上海颁布人才“30条”后,2018年3月26日,上海再次推出了人才重磅新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