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民天地 > 房产信息 > 行业观察 > 正文
高铁新时代房地产发展新机遇
2018-3-26 16:05:59 作者:tangyuan  次阅读 分享到:

以前我提出的都市连绵区,也经常有人说都市圈,但是我不喜欢用都市圈这个概念,我认为不是简单画一个圈,在广州、深圳周边都是均质的,而是轨道交通、快速路交通点上才有希望,没有这些基础设施到达的地方,你即使离广州、深圳很近,一样也没用,就像两个高铁站之间的农村一样,跟那个高铁就没关系,因为站不在你家门口。

我们要关注中国的高铁网和高铁网所交织的节点城市。过去珠三角的9+2模式现在大家也不太提了,但是高铁确实极大影响了城市的发展,而且它是把一线城市的人往回拉,而不是有些观点说的高铁是一个黑洞,把别的地方的人都吸到一线城市,这个原因就是因为互联网经济发展。

高铁打破了传统的经济圈格局,造就了高铁经济带,通过经济带上的节点城市再辐射周边。最典型的是今年春运,学者注意到一点,春运期间河南人回到郑州,然后再从郑州到河南其它的城市,这个趋势是非常明显的,在这个过程中有几个城市需要重视,它们分别是:西安、郑州、合肥、武汉、长沙、成都、重庆、贵阳、南宁、昆明。

由于中国和南亚关系未来可能的好转,昆明会从过去的一个边陲城市,变为辐射东南亚以及南亚的桥头堡,而南亚、东南亚有20亿人口,所以昆明、南宁这两个城市是很有机会的,南宁的高铁将来是要通到越南的,然后到泰国,昆明的高铁是通过缅甸到泰国的,两个高铁最后汇集在一起,最终到新加坡。

举个例子,武广高铁带来了产业转移,最近武汉发展得非常好,武汉由于高铁带来的整个的发展,加上湖北省委省政府现在规划了长江新城,这是一个非常大的亮点。

人口和资金沿高铁线的迅速流动,造就了高铁节点城市的异军突起,这是未来两三年非常重要的点,所以房企一定要关注这一点。

还有两个城市大家不太关注,一个是淄博,一个是聊城,这两个城市也是由于高铁带来了这两个城市的发展。比如说淄博,由于高铁的开通,2016-2017年,淄博的房价整体涨幅超过50%,高铁片区涨幅接近翻倍。2017年全市整体房价涨幅达到了34%,而高铁站片区的涨幅接近了50%。

聊城也是类似的情况。这是2015年1月到2017年10月淄博房价走势,这是聊城的情况,大家看到红色和黄色的两条高铁交汇。在绿皮火车年代,中国出现了石家庄、郑州等几个城市,这是由铁路带来的新兴的城市,我相信这一轮高铁线网会带来更多的新兴的城市,它们可能比上一轮的绿皮火车的年代对中国经济格局的影响更大。

但是我也提醒各位,在高铁站点这一轮没有照顾到的一些城市,大家投资要小心,个人投资更应该小心,可能那里的房子将来就是六七千的价格,或者是一堆砖头,根本就不值钱。而真正高铁站点上的城市会有爆发性的增长。

中国的高铁网,有很多典型的米字型高铁汇集的城市,以前我们的发展强调一线城市,我认为今后中国城市的发展进入到典型的省会城市年代和高铁节点城市年代,而且我的观点也得到了数据的支撑。

高铁没有照顾到的城市,将来可能会有很多的风险,特别是对商业地产、写字楼的风险更大。

郑州这个城市非常幸运,两次铁路发展它都占到了便宜,一次是绿皮火车,一次是高铁。因为郑州的高铁站就在郑东新区旁边,所以这里的房价上涨也非常快。

深圳的北站也是因为交通发生变化以后,它的房价有了很大的增长。

结论就是2018年以后房企的机会就在我刚才点出的这些高铁节点城市。在未来3到5年或者更长时间,中国房地产还会发生什么变化,我在微博上发了一条“中国房地产未来7只黑天鹅”,希望大家看一看,那7只黑天鹅如果齐飞的话,可能比高铁更可怕,带来的影响更大。

相关内容:
上周五两市融资余额约为9906亿元,较前周净流出约107亿元。热点减少,周转率下降。融资盘...
2018-3-26 10:47:48
据报道,近期,上海各级政府密集盘点全市创新类企业,部分创新企业发展获政策强力支撑。如...
2018-3-26 9:26:45
近期,财政部部长肖捷在《党的十九大报告辅导读本》中谈及房地产税,明确了房地产税的征...
2017-12-8 15:21:36
房地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关乎城市发展和民生改善。未来五年,成都将进入加快...
2017-11-16 15:25:50
最近的房地产市场冷,抢房现象绝迹,但圈子却很嗨很热闹。先是王健林宣布万达退出房产市...
2017-3-22 11:33:29
网站简介 联系我们 免责条款 广告服务 网站地图 用户服务 
免责声明:本网站提供之资料或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入市须谨慎!
Copyright 2011, Hubei Smart Technology Co,Ltd.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电话:400-690-9926 E-MAIL:mbl516@163.com 鄂ICP备12014895号-3 鄂公网安备42282209000026号
网络经济主体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