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益于上半年的迅猛势头,大多数房企的销售目标均已完成,楼市调控政策没有一丝松动,房企又没有急迫冲刺业绩的需求,导致今年底的北京楼市很难出现翘尾行情。从供应端看来,有入市意愿的新盘并不多,根据亚豪机构的统计显示,12月预计将有10个新盘入市,其中首次开盘的纯新盘只有一个。不过,值得关注的是,新盘价格不再铁板一块,已经有项目以明显低于预期的价格开盘。开发商对于后市的态度也出现了分化。
下月只有10个项目入市
2017年即将进入最后一个月了,寒风中楼市的供应端难言给力。根据亚豪机构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12月,北京商品住宅市场预计将有10个项目入市销售,其中仅华瞰·墨园一个纯新盘,以及包括华润·萬橡府、珠光御景西园、远洋天著春秋等在内的9个老项目后期。
北京青年报记者查阅开盘数据发现,今年只有3月份的楼市新盘供应达到近30个,随着“317”楼市调控的到来,开发商的开盘积极性明显下降,3月份之后,北京每月新盘数量都维持在10余个上下。
亚豪机构市场总监郭毅分析认为,进入2017年以来,受到预售价格管制以及商办限售政策的影响,北京住宅市场的供应热点降入年度新低,月度开盘项目数量仅在10个左右,最少的10月份仅5个项目入市,到了年底这一情况也并未改善,全年供应市场将在冷淡中落幕。
从时间轴上看,很明显,楼市调控之后,商住盘的受限制约了楼市新盘的供应,而住宅项目又因为蓄客、应对新政策等原因主动放慢入市脚步。同样,在这期间,新房成交也出现了明显的下滑。
大户型目前仍为主导
新盘数量虽然减少了很多,但入市的项目中,大户型依旧是主流。虽然今年出让的土地中,不少都强制规定了70/90政策,要求开发中小户型为主,但由于这些土地大多要在明年才能形成供应,因此目前市场上仍以大户型为主导。
在亚豪机构统计的12月预计入市项目中,大户型产品占了绝大多数。位于顺义区的中海国际城是12月新盘中,唯一一个只提供70-78平方米两居室的项目,还有像华瞰·墨园、京投发展·公园悦府两个项目当中也有部分中小户型产品。除此之外,其他项目的户型区间从117-646平方米不等。像北京华贸城、远洋天著、亚运新新家园等更是主打300平方米以上的超大户型。
郭毅指出,目前市场当中在售的商品住宅项目多为改善型产品,因此以中大户型为主,这也是今年整体住宅供应当中最为突出的结构性特征。
但在明年,随着大批被限定“70/90”户型产品的商品房大量上市,新房市场产品同质化的现象就此打破,供应结构也将因此发生逆转,中小户型再度成为市场主力,而大户型的高端改善产品则因后续供给乏力,稀缺性特点不断强化,市场需求也将逐步回暖。
新房网签回升 成交远郊化明显
事实上,经过了大半年的成交下滑,年底即便新盘供应依旧有限,但成交量还是出现了一丝回暖的迹象。伴随着楼市企稳与年底前房企开始冲刺销量,统计数据显示,11月北京新房网签继续呈现回升态势。
据伟业我爱我家市场研究院数据统计,截至25日,2017年11月北京全市新建商品住宅(不含保障房)共网签1543套,环比10月同期增加8.1%,较9月同期增长4.4%。其中,自住型商品房网签仅1套;别墅网签302套,环比10月同期增长45.9%;其他新建商品住宅网签1240套,环比10月同期增长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