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市场不断加息,直接导致无风险利率攀升。年初,10年期国债利率为3%,本月上旬已升至3.6%;年初,10年期国开债利率为3.7%,本月上旬攀升至4.3%。在负债端,银行越来越依赖非存款负债(同业或理财),新增负债中只有一半是传统存款,另一半主要是央行借款、同业借款、发行理财产品。年初,央行连续和大幅收紧公开市场融资,对接资管计划的理财产品收益率早已突破4%,这倒逼银行转向成本相对低的同业融资,2、3月同业存单净发行突破万亿。
同业融资需求激增,使同业存单发行利率在4月迅速突破了4.5%,远超去年末的2.8%。进入5月达到了5%,这意味着银行融资成本和房贷等资产收益近乎倒挂,其发行同业存单的动力大降。再加上银监会对银行发行同业融资工具的监管加强,4月银行同业存单净发行骤降至1000亿,5月更转为-3300亿,这意味着银行在净偿还同业负债,减少金融市场融资,继而收缩负债端,这或许是所谓额度不足的原因。
但从本质上看,并非额度不足导致银行紧缩房贷,而是在“去杠杆”背景下,银行融资规模被动缩减、融资成本上升,加上国家要求金融机构缩减资产规模、控制资产泡沫,低收益的居民购房贷款遂成为被削减的选择。或者,银行是以提高房贷利率冲减成本上升,即谁愿意支付更高的房贷利率,谁就可获得贷款。
事实上,近年来银行业资产扩张及配置高收益资产是非常坚决的。看信贷收支表,目前大型银行的资金运用总量中,传统贷款占比在57%左右,43%的资产配置到债券投资、表外资产等;中小型银行贷款占比从2010年的69%下滑至去年三季度的48%,即超过50%的资产配置到债券投资、表外资产。相比个人住房贷款,债券投资、表外资产等收益更高,那么舍掉的只能是房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