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站内文章:
软件用户服务 网站地图
您现在的位置: 股民天地 >> 房产信息 >> 市场动态 >> 正文
调控后中国房产将在什么时候重新升温
作者:huangli 更新时间:2016-11-7 11:31:43 点击数:
分享到:

随着国庆节一波据说是史上最狠的房地产调控,开发商和中介们没有等来期待已久的银十,各地的房地产交易进入了速冻状态,但是房价却依然坚挺。虽然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近期一线城市和部分热点二线城市出台房地产调控新规后,楼市明显降温,成交量、成交均价环比回落,但更多人看到的是毫无变化。

按照一般的经济学原理,供求会决定商品的价格,供过于求的情况下,商品价格是无论如何会下跌的,但是,在中国的房地产市场,这个规律显然从来不生效。即便库存严重挤压,开发商们也不会降价,甚至还有无形的手帮着他们去库存,而去库存的方法却是涨价。

可见,影响价格的并非是供求,而是心理。只要人们还在相信房价上涨,未来会上涨,那么久不会有人主动降价卖货,而买房人也就会继续偏执的去接盘。

在最新一轮的调控中,各地政府出台的政策显然差别巨大,但共同特点都是“不能跌价”。看似严厉的北上广也只是限制了交易,而限制交易本身就是在维持上涨预期,避免股市形态价格灾难的发生,至于很多二三线城市,那几乎是明目张胆的勾引老百姓入市,而且是向着自己希望的位置为接盘。

比如,南昌在10月8日出台的区域性住房限购和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规定,暂停向在市区已拥有1套及以上住房的本市户籍居民出售新建商品住房;暂停向在市区已拥有1套及以上住房的非本市户籍居民出售新建商品住房和存量住房。简单看没问题,认真看却发现了端倪,这也是与北上广限制外地人购买完全不同的新思维,限制购房的对象是本地人,对外地人是敞开大门的,而且只是限制“市区”,放开购房的是建设的门可罗雀的新城,这样的房地产调控政策的目的显然不是降低房价,而是为了更好的卖房。

有专家认为,限购显然是像市场和老百姓传递了一个不好的信息,即默认了此前的价格是国家基本上认可的价格,这也成为了房地产市场顽固不化的根源之一。如果长期如此,泡沫迟早会破裂,社会损失只会更惨烈。

社会经济如此困难,开发商为何会有钱炒作买地呢?据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数据,截至今年上半年,投向实体经济的银行理财资金余额16.03万亿元,其中流向房地产业约2.09万亿元。流入房地产业的银行理财资金规模占比从2015年9.68%提高至13.06%。加上部分未在银行理财市场报告统计口径中的资金,实际流向房地产业的银行理财资金应该超过这一规模。

房价这么高,为何那么号称月光的“工薪阶层”有钱去买房呢?2016年9月新增人民币贷款1.22万亿元,环比增加29%,而以房贷为主的居民中长期贷款新增5741亿元。有银行表示,将严查首付资金来源,如果房子总价在500万元以上,需要开具首付款流水,银行要知道购房者的首付款是从哪里来的,严禁违规发放或挪用信贷资金、银行理财资金或者从小额贷款公司借来的资金进入楼市。今年的“沪六条”提出,银行贷款、信托资金、资本市场融资、资管计划配资、保险资金等不得用于缴付土地竞买保证金、定金及后续土地出让价款

以上事实都很清楚的告诉社会,不管是开发商还是购房者,都在贷款,而且贷款是从零开始的,甚至很多抵押物已经被抵押了多次,变成了实实在在的炒作品。贷款从本质上来说就是杠杆,有杠杆存在就肯定会助推购买力。通过各种初始资金的补足,让原本并不具有购房资格的群体顺利买房,在市场层面看是可承担不断高企房价的购房群体正在不断增多,且承压线也在水涨船高,但一旦爆裂,后果将比美国的次贷危机更具有破坏性。

很多人不相信未来的房价会跌,甚至依然坚持认为这只是一两个月周期的稳定,下一步的房价上涨会更加剧烈,但逐渐会有更多人发现自己已经被套牢,只要是你在别人已经挣钱的情况下入市抢购的,历史证明绝对成了接盘侠。当下一次的高潮出现时,也许就是最后一次逃离的机会,也许这样的中国房地产高潮永远不会出现了。


北京证券网
    
今日要闻
栏目48小时热点
全站48小时热点
 
网站简介 联系我们 免责条款 广告服务 网站地图 用户服务 
免责声明:本网站提供之资料或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入市须谨慎!
Copyright 2011, Hubei Smart Technology Co,Ltd.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电话:400-690-9926 E-MAIL:mbl516@163.com 鄂ICP备12014895号-3 鄂公网安备42282209000026号
网络经济主体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