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站内文章:
软件用户服务 网站地图
您现在的位置: 股民天地 >> 房产信息 >> 楼市政策 >> 正文
农村土地经营权2016政策解读
作者:lushumei 更新时间:2016-8-3 13:24:26 点击数:
分享到:

上世纪80年代初,我国建立分包到户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承包经营权从农民集体土地所有权分离,实现“一权变两权”,是土地承包经营权第一次分离。这次改革充分调动了农民劳动积极性和生产经营自主性,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

但是,农地资源优化配置问题并没有得到很好解决。随着大量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农村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农业规模化经营要求土地流转,改变“人均一亩三分地”的土地细碎化现象。可很多农民担心承包经营权流转出去,就要不回来了,宁撂荒不流转。经营权从土地承包经营权二次分离,让土地变“活”,是对农村经营主体变化、农地流转等生产力发展要求的适应性调整,有利于农村生产力解放。

基层不断探索。上世纪90年代以来,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和经营权三权分离探索已在各地展开。重庆、江西、浙江、安徽、四川等地通过出台文件,鼓励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承包权和经营权分离,稳定承包权、搞活经营权,规范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

顶层设计发力。从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到十八届五中全会,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完善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办法,依法推进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构建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政策体系,制度框架不断明晰。

截至2015年底,全国2.3亿户承包土地农户中约有6600万户或多或少流转了土地,全国家庭承包经营耕地流转面积4.43亿亩,占比达33.3%。农业专家认为,推动土地流转进一步促进了农村劳动力转移,为农业规模化、集约化高效经营提供广阔空间,同时还可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推进城镇化进程。

活权先要确权。

在黑龙江省方正县,随着土地经营权确权工作不断推进,农民的土地有了新的“身份证”。八名村村民陈先发说,过去在外打工,总觉得把地流转出去不踏实。如今,一证在手,心里有底。他以自家12亩土地入股合作社,合同签到了2027年。

截至今年3月底,全国2434个县、2.6万个乡镇、43.8万个村开展了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颁证工作,真正让农民吃上放心投入、放心流转的“定心丸”。

活权要规范流转。

目前,各地正加紧构建流转顺畅、保护严格的土地经营权市场交易体系。村有服务站点、乡镇有流转中心、县市有交易市场的流转服务体系初步形成,县(市)级以上土地流转交易市场达到1324个,乡镇土地流转服务中心达到17268个。

规模经营,提升农业发展竞争力

“谁来种地”?近几年,关注农业的人对于这样的追问恐怕都不陌生。

的确,一家一户的家庭生产经营发展到今天,面临成本和价格的双重挤压,要提升农业的竞争力,经营方式亟须转变。工业化城镇化发展到今天,农村劳动力大量向城镇转移,“谁来种地”“怎么种地”的问题越来越凸显,也亟须新的经营主体弥补家庭经营的局限。

在重庆市巫溪县花台乡,12户农民成立了龙泉溢种植专业合作社,流转200多亩土地。“以前总埋怨大山,山路崎岖,其实我们是守着‘宝贝’过苦日子。”合作社负责人姚维元说,合作社发展了5亩草莓,60亩果桑,40亩脆李,还配套了采摘、餐饮、住宿等一条龙服务。不仅这12户村民走上了致富路,也吸引其他村民参与。

山东省滨州市滨城区三河湖镇大营胡村的胡付华,以高出市场价10%的价位,卖掉了自家的小麦。这得益于他加入了当地龙头企业中裕食品有限公司“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产业链条。

北京证券网
    
今日要闻
栏目48小时热点
全站48小时热点
 
网站简介 联系我们 免责条款 广告服务 网站地图 用户服务 
免责声明:湖北省速马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本网站提供之资料或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入市须谨慎!
Copyright 2011, Hubei Smart Technology Co,Ltd.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电话:400-690-9926 E-MAIL:mbl516@163.com 鄂ICP备12014895号-3 鄂公网安备42282209000026号
网络经济主体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