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站内文章:
软件用户服务 网站地图
您现在的位置: 股民天地 >> 房产信息 >> 市场动态 >> 正文
2016下半年土地市场:“控地王”将成主旋律
作者:lushumei 更新时间:2016-8-2 12:25:57 点击数:
分享到:

进入下半年,热点城市土地市场“地王”频现,尤其是市场基本面已经出现好转的城市,比如京沪深等一线城市、苏州(楼盘)、南京(楼盘)、郑州(楼盘)、合肥(楼盘)、杭州(楼盘)、武汉(楼盘)等二线城市。随着市场热度的回升地王的频现,地价超房价“面粉贵过面包”的怪相也成为常态。今年上半年,尽管部分地区已经出台地产调控措施,比如苏州、南京等,但地价依然一路走高。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国涌现205宗地王,6月的地王数目已再次刷新历史纪录。而在205宗地王里,央企和国企占据了半壁江山。进入7月,土地市场的“地王月”特征仍然较为明显,除了上述热点城市“地王”频出之外,还有嘉兴(楼盘)、温州(楼盘)、南昌(楼盘)、青岛(楼盘)、南宁、昆山(楼盘)、珠海(楼盘)、长春(楼盘)等二三线城市城市先后诞生 “地王”。

那么,上述“地王”频现之后土地政策会有哪些变化呢?相关政府部门是不是对于“地王”现象坐视不管呢?显然,不是。

从近期官方的表态来看,证监会已经收紧上市房企的再融资,不允许通过再融资拿地,国土部等部门分别传出针对土地市场的政策收紧信号,南京、合肥等地也陆续出台了“控地王”相关收紧政策,比如南京土拍熔断政策仍将继续,土地出让首付升至60%,合肥土地出让首付升至50%。

此外,8月1日,市场消息传出,某股份制商业银行近期下发的2016年房地产行业授信政策中明确:对于2015年三季度以后拿地且土地成本过高的项目,原则上不介入;该行还要求加强前端融资管理,对全国前20名的房企,融资比例不超过土地成本的60%,其他房企则不超过50%;此外,原则上不介入2015年三季度以后拿地成本过高的项目。

另据笔者了解,除了国资委、财政部等部委通过约谈央企的方式“控地王”之外,国土资源部等多部委已经向热点城市部署研究防止“地王”频现、防范地价异常的应对措施,通过这些措施以有效防止“地王”的产生。同时也明确提出,下半年土地市场的重点工作也是防止“地王”频现。

要防止拿“地王”,那么,首先要明白是谁在制造“地王”?同策咨询研究部总监张宏伟认为,今年以来频频制造“地王”的房企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第一类,央企和国企拿“地王”背后不只是企业扩充土地储备等企业发展因素的考量,其背后更大的局是为自己在央企地产企业整合与重组过程中增加“话语权”,因此,央企和国企会积极争夺“地王”;第二类,在房企销售金额排名当中,排名位于第20-50位之间的房企正在抓紧市场规模化的最后几年的窗口期积极扩张,在扩张过程中积极拿“地王”;第三类,在过去几轮市场当中,比较稳健,也没有受到“地王”的拖累,这轮市场当中表现也比较激进;第四类,闽系房企、有金融背景的房企等这些房企表现也比较激进,拿地不惜成本,频频制造“地王”。

那么,下半年怎么样可以防止“地王”频现?有哪些措施可以减少“地王”的发生?同策咨询研究部总监张宏伟认为,对于京沪深等“地王”频现一线城市、苏州、南京、郑州、合肥、杭州、武汉等“地王”二线城市,下半年土地市场的重点是防“地王”,下半年可以通过增加有效土地供应,改变土地出让方式、加强土地市场监管等诸多方面防止“地王”的现象的再现。

一、针对热点城市土地市场供求矛盾的问题,不仅仅要想方设法增加土地供应,缓解供求矛盾,还应该适时引导市场舆论和预期,缓解由于地价上涨而带来的房价上涨预期。

北京证券网
    
今日要闻
栏目48小时热点
全站48小时热点
 
网站简介 联系我们 免责条款 广告服务 网站地图 用户服务 
免责声明:湖北省速马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本网站提供之资料或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入市须谨慎!
Copyright 2011, Hubei Smart Technology Co,Ltd.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电话:400-690-9926 E-MAIL:mbl516@163.com 鄂ICP备12014895号-3 鄂公网安备42282209000026号
网络经济主体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