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量化交易将回撤控制到最小

周云峰:交易的不是行情 而是资金曲线
转型:主观交易转向程序化交易
与那些个人操盘手不同的是,周云峰的操盘生涯是从指导客户做交易开始的。
1996年,一进入期货市场,周云峰就开始指导客户做交易,由于肩负着客户资金盈亏的重任,周云峰的风控意识从一开始就非常强烈。“那时客户就坐在你身边,他会反复问你要不要做。我由于害怕巨亏后客户流失,所以会及时阻止客户的一些激进行为。”周云峰告诉期货日报记者,“有的客户做了很多年,也没形成止损的习惯。而我是在恐惧中待了很多年的,没有止损的习惯我会更加恐惧。”
这种恐惧心理对周云峰的交易和职业生涯是有帮助的。“在同行们因为客户巨亏而断送职业生涯的时候,我指导的客户并没有出现巨额亏损,这也一直鼓励我继续坚守自己的职业。”周云峰如是说。
即使是在期货行业的寒冬时期,周云峰也还是选择坚守。“印象比较深刻的是1998年、1999年,当时整个期货行业到了非常萎靡的阶段,几乎所有品种都没有成交量,全国期货从业人员也不超过1万人,我当时也差点放弃这个行业了。”周云峰回忆道。不过,在自己客户的支持下,周云峰还是决定留守期货行业。
除了指导客户交易,周云峰的另一个任务是建设当时所在公司的营销团队。“最那几年,我是夹着包去扫街做客户拜访的。”回顾最初入行的那几年,周云峰不禁感慨。这也为他后来打造营销团队积累了非常宝贵的经验。
一边指导客户交易,一边培养公司的营销团队。直到2011年,周云峰才有工夫专心下来研究如何做好交易。
周云峰告诉期货日报记者,2000年以前,自己有一个懵懂的认识:交易不是交易行情,而是资金曲线。
“我们追求的一切关注点都是在资金曲线上,交易最终的一切结果也都表现在资金曲线上。不管行情多凶猛或判断得多准,我的整个注意力都集中在怎样使我的资金曲线表现得更加完美,而不是过多研究基本面,因为这些与资金曲线没有必然联系。”周云峰表示,这是他当时的一个想法。
在后来的指导客户交易中,有些客户严格按照周云峰的指导进行交易,资金曲线比较理想,客户也比较满意,这加大了他追求完美资金曲线的信念。
“我所指的比较理想的资金曲线是回撤始终在20%以内的。用了量化交易以后回撤可以更小。”周云峰表示,在手动的情况下,将回撤控制在20%以内是比较难的,因为那时候是可以和客户商量的。
巧合的是,2011年程序化交易正展现蓬勃发展势头,当了解到程序化交易具备不受人为因素干扰、电脑化快速交易等优点后,周云峰开始对这种交易方式感兴趣,并迅速学习了起来。
另外,当时市场上的风云人物应时雨,也对周云峰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听说那时候他就已经用程序化交易方法了,根据均线穿越、多品种组合进行交易,绩效非常理想,这让我确定了系统化交易的价值。”周云峰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