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朗源股份有限公司鲜果事业部业务副总经理姜丽红表示,苹果期货上市使得果农心中对苹果的品种、价格有了底,贸易商在收购、储存、销售上对苹果的质量和预期收入心中有了一杆秤,下游需求企业在苹果采购上有了公认的行业标准,对国内苹果产业产生了重大深远的影响。
“农业更强、农村更美、农民更富离不开金融市场的正确引领,离不开用智慧改变农业这个渠道,离不开农产品质量、价格的标准化。”姜延泉告诉记者,苹果期货不但发现了苹果价格,形成了权威的市场价格参考标准,而且为整个产业提供了一个系统的增值服务,比如十分有利于苹果产业的品牌建设。
张丽娜认为,我国虽然现有苹果品种700多个,年总产量在4400万吨左右,但却没有太多叫得响的品牌。长期以来,在大家心中农产品难以做到标准化,而如今苹果期货交割标准开启农产品标准化的先河,已初步成为业内的重要参考依据。
姜延泉告诉记者,随着苹果期货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产业企业今年在新果下树后,将依据期货交割标准制定收购计划与数量、标淮,同时会规范化、程序化操作。一方面,可以直接对新果进行分类分级,避免了后期再增加分拣与短驳成本;另一方面,产业企业、下游需求客户等对库存苹果数量、质量、价格等做到了心中有底。更为重要的是,通过以上操作,可以帮助果农解决如何种苹果的问题。
客观来看,国内苹果产量4400万吨是过剩的,淘汰过剩产能要用价格倒逼机制,要实现优果优价,要让果农主动更新换代新品种,并提高种植管理技术和扩大种植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