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过去几天,在春节前留了一些豆粕和沪锌多单的期货投资者白先生乐不可支。
春节假期期间,海外市场同类品种表现抢眼,美盘豆粕期货更是稳居春节长假外盘大宗商品涨幅之冠。此外,外盘原油、棉花及有色金属品种在国内春节长假期间均录得可观涨幅。
中国证券报记者发现,节前资金先知先觉,上述品种持仓热情高于往年,尤其是在春节最牛大宗商品——豆粕期货上,押注本年度春节“红包”行情的“章鱼帝”隐现真身。值得一提的是,本次春节长假期间,外盘涨势厉害的期货品种背后,还隐藏着一个共同的多头秘密。
谁是押注“红包”行情“章鱼帝”
春节假期前,期货投资者白先生未将期货投资仓位全部了结,而是留了一部分豆粕和沪锌多单,押注春节长假期间外盘同类品种的上涨行情。“我准备国内开盘第一天就把这些多单了结了,补涨行情估计不会持续太久。”白先生说。
众所周知,一直以来,有色金属与豆类品种内外盘联动性较强,且常常在节假日之后出现一方跟随另一方的补涨或补跌行情。
每逢国内节假日,就会有一些投资者结合对外盘同类品种的行情预判,适当配置国内投资仓位,进行“押宝”。
过去的7天时间里,美国芝加哥CBOT交易所豆粕期货主力合约最高涨幅一度达5%,近两个交易日有所回调。而在春节假期之前的2月6日至2月14日,该合约在“七连阳”行情中涨幅累计达13.16%;同期国内连盘豆粕期货涨幅为3.34%。
上述表现,也正是像白先生这样的期货投资者决定“冒险”留下豆粕多头仓位的重要原因。“这次春节期间,身边不少做期货投资的朋友都拿了一些豆粕多单。”白先生说。
据中国证券报记者观察,截至2018年春节前最后一个交易日(2月14日)收盘,大连商品期货交易所豆粕期货总持仓为262.9万手,2016、2017年春节前最后一个交易日,该数据分别为253.6万手、261.3万手,投资者持仓热情有所增加。
此外,中国证券报记者还观察发现,在本次春节假期期间外盘涨势较好的期货品种中,国内同类品种持仓数据均较去年有所增长。
例如,春节假期期间外盘铝、锌、棉花期货分别上涨了2.68%、2.48%、2.36%。从2016、2017、2018年连续三年春节前最后一个交易日持仓情况来看,沪铝期货总持仓分别为64万手、64.2万手、76.3万手;沪锌期货总持仓分别为33.6万手、36.4万手、43.1万手;棉花期货总持仓分别为69.3万手、31.6万手、42.4万手。
值得一提的是,从同一统计路径来看,国内大宗商品春节前最后一个交易日连续三年总持仓数据分别为2065.9万手、2277万手、2223.8万手。可以发现,在上市期货品种最多的最新年度,总持仓数据反而逊于2017年,而连粕、沪铝、沪锌、棉花期货春节期间持仓热情明显高于去年。结合外盘行情走势来看,国内期货投资者对行情嗅觉总体偏敏锐。
中国证券报记者还统计发现,截至2月14日收盘,豆粕期货前二十持仓主力席位上,多头前五席位分别是永安期货席位、中信期货席位、海通期货席位、徽商期货席位和南华期货席位。其中,永安期货席位以139687万手的多单持仓稳居多头主力首位,该席位净多持仓7万余手。
若节后豆粕期货出现补涨外盘的行情,该席位将是当之无愧的2018年春节红包行情“章鱼帝”。
被通胀“点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