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国大宗商品市场显著升温,主要表现为需求大幅增长,供应增速提高,价格强劲扬升,行业实现利润成倍增加。展望新一年大宗商品市场形势,受到多种因素影响,主要市场指标增速将出现全面回落,但将展现“慢牛”格局。因此,对于2018年大宗商品市场的整体预期,将由2017年的乐观调整为谨慎乐观。
陈克新
2017年,中国大宗商品市场呈现整体升温态势,基本符合先前预期,具体表现为四个方面。
1.宏观经济向好,消费需求显著增长。
2017年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6.9%,比上年同期加快0.2个百分点,预计四季度经济增速仍可达6.9%,甚至是7%。据此测算,全年经济增速应该不低于6.8%,这意味着中国经济增速比上年的6.7%至少提升0.1个百分点。国际权威机构与组织也纷纷调高中国经济增长预期,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将今明两年中国经济增速预值分别上调0.1个百分点至6.8%和6.5%。
此外,固定资产投资与工业生产稳中向好,进出口贸易强劲增长。2017年前三季度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增长7.5%,增速比上年同期略有回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6.7%,增速比上年同期加快0.7个百分点;全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人民币)同比增长16.6%。其中,出口增长12.4%,进口增长22.3%,其增长速度均比去年同期大幅提升。
世界经济也将继续复苏态势。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将今明两年全球经济增速预期上调0.1个百分点,分别为3.6%和3.7%。世界经济继续复苏,有利于刺激中国出口增长。
在2017年国内外经济提速与继续复苏背景下,中国大宗商品需求稳定增长,供求关系好转。根据统计数据测算,2017年前三季度累计,全国9种重要大宗商品表观消费量60亿吨左右,同比增长7%以上。其中,粗钢表观消费量为5.87亿吨,同比增长12.4%;煤炭表观消费量30亿吨左右,增长6%以上;石油表观消费量4.6亿吨左右,增长接近7%;铁矿石的需求增幅也超过6%。预计全年上述重要大宗商品表观消费将比上年增长7%左右,其中粗钢表观消费增幅在10%以上,石油增幅也不低于6%。
2.消费需求拉动,全国大宗商品资源供应提速。
中国大宗商品的新增资源供应主要由国内生产与境外进口两部分组成。在2017年内,这两大部分资源都呈现加速增长态势。
2017年中国大宗商品需求旺盛,成为国内相关行业产出提速的强大引擎。尽管2017年实施去产能、环保治理,但前三季度规模以上全国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仍比上年同期加快0.7个百分点,国内大宗商品产量增速提高。根据统计数据测算,2017年1至9月全国9种重要大宗商品累计产量为45.3亿吨,同比增长5.9%,比去年同期增速提高近17个百分点。其中,原煤产量同比增速提高16个百分点,铁矿石原矿产量同比增速提高13个百分点,粗钢产量同比增速提高了6.7个百分点。
受到价格上涨与需求旺盛两个方面推动,预计今年四季度全国大宗商品国内产量将继续保持较大幅度增长,全年增幅在5%以上,比上年同比增长超过10个百分点。
大宗商品需求旺盛,也拉动中国进口需求大幅增加。据海关总署统计,2017年1月至9月,全国7种重要大宗商品进口量将近15亿吨,同比增长9.9%。预计2017年全国9种重要大宗商品进口量达到或接近20亿吨,同比增长10%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