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安鸿基地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非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运用可行性报告
宝安鸿基地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宝安地产”或“公司”)拟非公开
发行 A 股募集资金(以下简称“本次发行”或“本次非公开发行”),本次非公开发
行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 95 亿元。
一、 本次非公开发行募集资金的使用计划
本次发行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 95 亿元,扣除发行费用后的募集资金净额将
全部用于累计装机容量为 1,150MW 的光伏电站项目的投资建设。
若本次发行募集资金净额少于上述项目募集资金拟投入额,公司将根据实际
募集资金净额,按照项目情况,调整并最终决定募集资金的具体投资项目、优先
顺序及各项目的具体投资安排,募集资金不足部分由公司以自筹资金方式解决。
若本次发行募集资金到位时间与项目实施进度不一致,公司可以根据实际情
况以其他资金先行投入,待募集资金到位后予以置换。
二、 本次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的必要性
(一)抢占光伏发电行业市场发展契机的需要
随着国家太阳能光伏发电相关政策措施密集出台,对光伏应用政策支持力度
的不断加大,我国光伏发电行业进入高速发展期。根据国家能源局的相关统计,
国内光伏电站累计装机容量由 2012 年的约 4.5GW 增长至 2014 年的 28GW,
年均符合增长率约 150%。2015 年 3 月 16 日,国家能源局下发了《国家能源局
关于下达 2015 年光伏发电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国能新能[2015]73 号),明确
提出 2015 年全国新增光伏电站建设规模达到 17.8GW 的目标。预计未来几年中,
我国光伏电站建设仍将保持高速增长的态势。为抢占资源和地域优势,把握光伏
发电行业高速发展的契机,公司拟通过本次非公开发行,实现对光伏发电行业的
快速、规模化布局,为公司新能源业务的长期发展抢占先机。
1
(二)实现公司战略发展的需要
截至本次非公开发行前,房地产业务为公司的主营业务。受外部经济环境变
化影响,公司管理层结合公司业务实际情况,决定改变目前以房地产业务为单一
主营业务的经营模式,发展更具有成长空间的战略新兴产业,挖掘新的利润增长
点,增强对房地产行业周期性风险的抵御能力。光伏电站业务是具有巨大发展潜
力的朝阳产业,也是我国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近年来在国家大
力支持下取得了蓬勃的发展,也符合公司的战略发展需要。基于对光伏行业未来
发展趋势的判断,公司拟通过本次非公开发行募集资金投资于光伏电站项目,实
现对光伏行业的布局,形成房地产与新能源双主业发展的业务结构。随着募集资
金投资项目的效益逐渐释放,光伏电站业务将为公司带来稳定的现金流入,有助
于提高公司的盈利水平,实现股东利益最大化。
三、 本次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的可行性
(一)光伏发电行业发展概况
1、太阳能发展已成全球趋势
能源作为现代化发展的基础和动力,支撑了全球经济工业的快速发展,但与
此同时,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的问题日益加剧,能源结构的变革逐渐成为各国聚
焦之处,加大本国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力度已成为全球各国的重要战略。由于太阳
能、风能等新能源具有清洁、近零排放等环保优势,并且,随着新能源技术不断
提升、应用上规模效用显现和成本下降,光伏发电、风力发电等新能源发电已经
开始在发电领域占到越来越大的比重,其对传统化石能源的替代趋势也越来越显
著。2015 年 6 月出版的《全球新能源发展报告 2015》显示,2014 年化石燃料
发电量占全球总发电量的 66.6%,比重呈现持续下降趋势。新能源发电在 2014
年继续高速增长,年发电量同比增速达到 19%,占全球发量总额的 6.2%,增速
高于整体发电量增速,预计未来新能源发电将延续高速增长的趋势并逐步替代传
统化石能源。
2008-2014 年全球发电累计装机容量的能源类型构成(GW)
2
资料来源:《全球新能源发展报告 2015》
2、我国光伏发电行业正值发展契机
我国太阳能资源十分丰富,在宁夏北部、甘肃北部、新疆东部、青海西部等
海拔较高地区,日辐射量可达 5.1 千瓦时/平方米以上,在太阳能资源最丰富的
青藏高原地区,日辐射量最高更是可达 6.4 千瓦时/平方米,西部地区整体具有
巨大的适宜太阳能光伏发电的地区。而在东北地区、河南、湖北和江西等中部地
区,以及河北、山东、江苏等东部沿海地区太阳能资源也较为丰富,并且具有较
好的电力消纳能力和较高的补贴,近几年这些地区的光伏电站建设也在快速推
进。随着越来越多地区的开发,我国光伏电站的建设空间将迅速扩大。
2013 年后,我国开始大力发展下游光伏电站的建设及运营,电价补贴和并
网保证等支持政策不断出台,迅速带动起光伏电站的投资规模。随着光伏发电行
业规模的扩大,以及技术发展带来的光伏发电转换效率的提升,光伏行业的利润
中心也逐渐移至发电应用环节,形成了以建设光伏电站、增加国内需求为重心的
增长模式,更符合能源结构革新和新能源开发的国家战略,为我国光伏产业带来
了新一轮的景气周期。
根据国家能源局发布的《2014 年光伏发电统计数据》,截至 2014 年底,全
国累计并网运行光伏发电装机容量已达到 28.05GW,同比增长 60%,其中,光
伏电站 23.38GW,分布式 4.67GW,年发电量约 250 亿千瓦时,同比增长超过
200%。根据《全球新能源发展报告 2015》的统计,截至 2014 年底,我国光伏
3
电站累计装机容量位居全球第二位,仅次于德国;2014 年我国光伏电站新增装
机容量位于全球第一位。
3、各项鼓励政策将助力光伏行业发展
从目前太阳能光伏发电行业发展的技术状况来看,虽然多晶硅太阳能电池技
术具有较大成本优势,但受到多晶硅材料晶体缺陷的限制,目前量产的多晶硅太
阳能电池的平均发电效率仅约为 18%,其转换效率也较难有进一步提升,使太
阳能光伏发电成本仍高于火电成本,光伏发电行业的发展仍然需要政府补贴支
持。因此,该行业目前还属于政策驱动型行业,政府的财政状况以及对光伏发电
的补贴力度将直接决定了光伏产业的增长情况。
目前,国家主管部门已密集出台了多项鼓励政策支持光伏发电行业的发展,
主要包括:
2010 年国务院颁布《关于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首先确定了太
阳能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