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显示,今年定增基金整体获得1.39%的正收益。
Wind数据统计,目前定增主题基金达到11只。其中布局较早成立于2015年的有前海开源再融资精选、国投瑞银瑞利、国投瑞银瑞盈、财通多策略、九泰锐智定增,而今年成立的有博时睿利定增、信诚鼎利定增、博时睿远定增、国泰融丰定增、九泰锐富事件驱动、财通多策略升级。
从收益率看,今年以来表现最好的是九泰锐智定增,收益率已经达到25.8%,非常可观。紧随其后的是国投瑞银瑞盈,收益率也达到5.11%。今年5月和6月成立的九泰锐富事件驱动、财通多策略升级已经略有盈利。也有一些定增基金出现了亏损,不过整体幅度较权益类基金要小,抗跌能力仍明显。
值得一提的是,这些基金的业绩比较基准分为两派,一派是浮动基准,如“沪深300指数收益率*50%+中债综合指数收益率*50%”,博时睿远定增、博时睿利定增、信诚鼎利定增等的业绩基准就如此;前海开源再融资主题精选基准则是“沪深300指数收益率*80%+中债综合指数收益率*20%”;也有跟踪定增指数如国泰融丰定增,基准为“国证定增指数收益率*80%+中证综合债指数收益率*20%”。另一派则是固定基准,如九泰锐富事件驱动和九泰锐智定增都将基准设定为“年化收益率5.5%”。往往基金业绩基准的设定和基金投资风格相关,设置浮动基准追求的是一个相对收益,而设定固定基准更多追求绝对收益,这也可以成为一个投资参考。
关注二级市场交易机会
投资者布局公募定增基金还需要注意的一个方面是:定增基金往往选择交易所上市,存在二级市场交易机会。
数据显示,目前财通多策略升级、九泰锐富事件驱动、财通多策略、九泰锐智定增、国投瑞银瑞盈、国投瑞银瑞利等基金已经上市,今年以来二级市场平均跌幅为1.637%。
投资者可以关注其中机会。一方面是折溢价机会,集思录数据显示,以国投瑞利、国投瑞盈、九泰锐智、财通精选这4只基金为例,目前平均折价率为1.44%。其实除了九泰锐智4.67%的溢价外,其他都处于折价状态,分别折价2.45%、1.03%、6.95%,而国投瑞利、国投瑞盈、财通精选的剩余年限分别为0.13年、0.42年、0.55年,因此对应的年化折价率份分别为18.29%、2.46%、12.76%,存在一定的“安全垫”空间。
另一方面也存在交易性机会,通常定增基金参与定向增发往往有公开信息,若布局单只个股比例较高,其表现对基金净值影响很大,投资者可以重点关注某些个股异动带来的套利机会。需要指出的是,定增基金的估值方法有些特殊,可能会导致其账面净值(估值方法算出的净值)和真实净值(按市价计算的净值)存在差异,需要投资者对定增基金的估值方法深入了解。
一位第三方人士表示,布局场内定增基金重点关注其折价和溢价情况,一般说来略有折价的时候更适合买入,溢价太高则要格外注意了;还要关注一些特殊条款,如部分定增基金是每年开放一次申购赎回等。
还需要指出的是,目前还有一批主动基金密集参与非公开发行,投资者可以适当关注,尤其是目前市场震荡更多主动基金参与定增。这些基金均为开放式运作,不上市交易,按净值申购赎回,不存在折溢价问题,但可能存在流动性风险。历史上曾发生过基金投资定增后份额大幅缩水导致定增股占基金比重大幅超过10%的情形,使得基金净值受到单一个股表现很大影响,投资者需要特别注意该风险。
并非“包赚不赔”
注意两个关键点
虽然定增公募产品受追捧,但这类品种不是“包赚不赔”的,投资者需要注意管理人能力和流动性两大关键点。
首先需要注意的就是管理人能力。公开数据显示,近一年来,有百只定增股跌破发行价。而在一些大幅破发的项目中,公募基金的身影赫然在列。公募基金在布局定向项目时,也存在投资能力差异,如何选择靠谱基金经理?首先要看基金经理的从业经验,最好选择此前布局定增项目有过经验的基金经理、或者券商投行背景的基金经理;其次是选择大型基金公司或者大型金融集团旗下基金公司发行的相关产品,参与定向增发经常比拼的是“拿货”能力,大型机构往往在市场话语权更强,在一些优质热门品种上更有资源参与,而且这类机构的风险控制往往更严格;第三则是积极关注基金参与定向增发的情况,不仅需要持续关注定增基金的季报、年报等,更需要关注股票定增公告信息,选择参与项目有前景的品种。
此外,选择定增基金要看其定增项目的数量,项目太少不太适合,不过分散化投资也是一把“双刃剑”,其在降低非系统性风险的同时,也会降低非系统性风险带来的收益。所以,对于分散化不足的基金,投资者应关注其选股能力,避免造成损失。最好能分散投资又能抓住“牛股”的品种。从去年以来定增项目看,有的较发行价下跌了70%,但也有定增以来收益超500%品种,非常考验管理人的选股能力。
第二个是投资产品和时间匹配性是最值得考察的因素。不少定增基金的运作周期都是1.5年期的产品,也有5年期品种,相对来说,期限更长的5年期定增基金更适合长线投资。
其中也有一些流动性问题值得关注,由于定向增发一般有12至36个月的锁定期。在过去私募和部分基金专户定增产品上就常常出现“二次清算”问题,即产品所投资定增股票未解禁,但产品已经到期,投资者往往只能先获得一部分现金,等定增股票解禁后才能获得剩余部分,存在一定的流动性风险。
此外,在2012年定增策略产品集体溃败的一年,不少产品出现较大幅度下跌。其主要原因之一正是锁定期不能抛售的流动性风险。因此,与普通二级市场投资相比,定向增发流动性较差,这点投资者要有心理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