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油资本(000617.SZ)作为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旗下的综合性金融控股平台,在中国能源金融领域占据独特地位。公司成立于 1996 年,2017 年通过重大资产重组正式上市,成为 A 股市场少数拥有全牌照的金融控股公司之一。截至 2025 年 11 月 10 日,公司总市值达 1251.57 亿元,股价为 9.90 元。
公司业务覆盖银行、财务公司、金融租赁、信托、保险、保险经纪、证券、信用增进、股权投资等多个金融领域,形成了 "产融结合 + 融融协同" 的闭环生态。通过控股、参股公司昆仑银行、中油财务、昆仑金融租赁、中油资产、专属保险、昆仑保险经纪、中意人寿、中银证券、中债信增、昆仑资本与昆仑数智,分别经营银行业务、财务公司业务、金融租赁业务、信托业务、保险业务、保险经纪业务、证券业务、信用增进业务、股权投资业务与数字化智能化业务。
从股权结构看,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持股比例高达 77.35%,为绝对控股股东。这种高度集中的股权结构不仅体现了央企背景的稳定性,也为公司在能源金融领域的深度布局提供了强有力的资源支撑。
在全球经济格局深刻变革、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加速推进的背景下,中油资本的投资价值日益凸显。特别是 2025 年以来,随着 "一带一路" 倡议的深化实施、能源安全战略的持续推进以及数字人民币的广泛应用,公司在跨境能源金融领域的独特优势愈发明显。
从行业地位看,中油资本旗下昆仑银行是国内唯一获准处理伊朗石油贸易结算的金融机构,在中东能源结算市场占有率超过 45%。2024 年,昆仑银行跨境结算额超过 5000 亿元,跨境人民币结算量达 800 亿美元,主要服务于 "一带一路" 沿线能源贸易。作为 CIPS(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直接参与者,其跨境支付业务覆盖 15 个 "一带一路" 国家,日均处理量突破 2.1 万亿元。
从财务表现看,尽管 2025 年前三季度公司营业总收入 256.45 亿元,同比下降 12.22%;归母净利润 39.97 亿元,同比下降 7.95%,但第三季度单季表现明显改善,归母净利润 14.01 亿元,同比增长 8.00%,扣非净利润同比大增 38.98%,显示出经营拐点的迹象。
从估值角度看,截至 2025 年 11 月 10 日,公司 PE (TTM) 为 23.49 倍,市净率为 1.19 倍,在多元金融行业中处于相对低位。特别是市净率明显低于行业平均水平,存在一定的估值修复空间。
基于以上分析,本报告将从基本面、估值水平、人民币国际化战略影响、技术面等多个维度,深入分析中油资本的投资价值,并结合不同投资者的风险偏好,提出差异化的投资建议。
中油资本近年来的财务表现呈现出 "短期承压、结构优化" 的特征。从营收角度看,2024 年全年营业总收入 390.24 亿元,同比微增 0.08%,创历史新高。但进入 2025 年后,受宏观经济环境和行业周期影响,营收增长势头有所放缓。2025 年前三季度营业总收入 256.45 亿元,同比下降 12.22%,其中第一季度营收 89.47 亿元,第二季度营收 87.83 亿元,第三季度营收 79.16 亿元,呈现逐季下降趋势。
从利润表现看,公司盈利能力保持相对稳定。2024 年归母净利润 46.52 亿元,同比下降 8.14%。2025 年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 39.97 亿元,同比下降 7.95%,但降幅较上半年的 14.74% 明显收窄。值得关注的是,第三季度单季表现显著改善,归母净利润 14.01 亿元,同比增长 8.00%,扣非净利润 14.01 亿元,同比大增 38.98%,显示出经营状况的边际改善。
从盈利能力指标看,2025 年前三季度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 3.87%,同比减少 0.42 个百分点。基本每股收益 0.32 元,同比下降 5.88%。但第三季度单季基本每股收益 0.11 元,同比增长 10.00%,显示出盈利能力的回升迹象。
从上表可以看出,公司 2025 年第三季度业绩出现明显拐点,单季归母净利润和扣非净利润均实现正增长,其中扣非净利润增速高达 38.98%,显示出核心业务盈利能力的显著提升。
现金流是评估企业经营质量的重要指标。中油资本 2025 年前三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 409.39 亿元,较上年同期的 904.21 亿元减少 145.28%。这一大幅下降主要因客户贷款及垫款净增加额同比增加以及交易性金融资产投资规模扩大所致。
从现金流结构看,2025 年前三季度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 125.03 亿元,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208.77 亿元。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为 - 329.12 亿元,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 1.32 万亿元。
需要关注的是,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为负的情况并非首次出现。2024 年全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为 59.27 亿元,同比下降 85.39%。这种现金流的波动主要与公司金融业务的特点有关,特别是贷款投放和投资业务的周期性变化。
尽管经营现金流为负,但公司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仍保持在较高水平,显示出较强的短期偿债能力。同时,公司通过筹资活动获得的现金流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流动性压力
中油资本最大的竞争优势在于其全牌照金融控股平台地位。公司拥有银行、信托、保险、证券、基金、期货、金融租赁等七张主要金融牌照,成为国内屈指可数的拥有全牌照的金融控股公司之一。这种多元化的牌照布局使其能够为客户提供全方位、一站式的综合金融服务。
在具体业务布局上,公司形成了 "核心业务 + 协同业务 + 创新业务" 的发展格局。核心业务包括昆仑银行的银行业务、中油财务的财务公司业务,这两项业务贡献了公司 85% 以上的收入。协同业务包括昆仑金融租赁、昆仑信托、中意人寿等,为客户提供专业化的金融服务。创新业务则包括股权投资、数字化智能化业务等,代表了公司未来的发展方向。
从收入结构看,利息收入是公司最主要的收入来源,2023 年占比达 88.66%,其次为保费收入(5.40%)和手续费收入(3.96%)。这种以利息收入为主的结构,一方面体现了公司传统金融业务的优势,另一方面也反映出业务结构相对单一的特点。
中油资本在能源金融领域的独特地位是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作为中国石油集团旗下的金融平台,公司深度绑定油气产业链,服务全球前 20 大石油公司中的 15 家。这种产业背景为公司提供了稳定的客户资源和业务来源。
旗下昆仑银行作为能源金融的主力军,在多个方面展现出独特优势:
一是能源贸易结算优势。昆仑银行是国内唯一获准处理伊朗石油贸易结算的金融机构,2024 年跨境结算额超 5000 亿元,中东能源结算市占率达 45%。在中伊能源贸易结算中市占率高达 90%,2024 年服务两国超 260 亿美元能源交易,占中伊贸易总额的 73%。
二是产业链金融服务优势。昆仑银行能源贷款余额占比超 60%,2024 年发放能源贷款超 1200 亿元,占全行贷款余额的 62%,其中页岩气、LNG 设备融资占比提升至 35%。公司还积极拓展绿色能源金融,2024 年累计发放贷款超 3000 亿元,其中绿色信贷占比 20%。
三是跨境金融服务优势。作为 CIPS 直接参与者,昆仑银行跨境支付业务覆盖 15 个 "一带一路" 国家,日均处理量突破 2.1 万亿元。2024 年跨境人民币结算量达 800 亿美元,在伊朗、中亚等地区占据主导地位,市场份额超 30%。
中油资本与中国石油集团的深度协同是其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这种协同效应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资金归集方面,中油财务归集集团内部存款超 1.2 万亿元,资金集中度达 95%。这种高度集中的资金管理模式,不仅提高了集团资金使用效率,也为公司提供了低成本的资金来源。
业务协同方面,公司与集团在油气勘探、炼化、贸易等全流程形成金融支持体系。例如,中油财务为集团提供 "储气贷"" 光伏发电贷 ""分布式能源项目贷款" 等绿色信贷服务;昆仑银行积极参与塔里木油田库尔勒上库高新区低碳转型 130 万千瓦光伏项目,取得 4 亿元融资额度。
信息共享方面,公司依托集团在能源行业的深厚积累,能够及时把握行业动态,精准识别客户需求,提供定制化的金融解决方案。这种信息优势是其他金融机构难以复制的。
从实际效果看,产融协同带来了显著的业务增长。2024 年,公司机构客户数较年初稳步增长 2.7%;通过产投融协同发展模式,成功搭建了核心客户、资本金融企业、被投企业及战略客户对接平台。
作为深度绑定能源产业的金融企业,中油资本面临的最大风险来自油气价格波动。国际油价的大幅波动会直接影响石油企业的经营状况和偿债能力,进而影响公司的资产质量和盈利能力。
从历史经验看,2020 年疫情期间国际油价暴跌曾对公司造成较大冲击。当前,尽管全球经济逐步复苏,但地缘政治紧张、供需关系变化等因素仍可能导致油价剧烈波动。如果国际油价持续低迷,将直接影响公司在能源金融领域的业务发展。
公司已采取多项措施应对油价风险:一是优化客户结构,在服务中石油集团的同时,积极拓展其他能源企业客户;二是加强风险管控,建立完善的信用评级体系和风险预警机制;三是发展多元化业务,降低对传统能源业务的依赖。
金融行业是强监管行业,政策变化对业务发展影响重大。近年来,随着金融监管趋严,公司面临的合规压力不断增加。特别是在资本充足率、风险管理、关联交易等方面,监管要求日益严格。
2025 年以来,金融监管部门在防范系统性风险、规范金融控股公司运作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政策。这些政策虽然有利于行业长期健康发展,但短期内可能增加公司的合规成本和经营压力。
公司高度重视合规管理,持续完善内控体系。2024 年,公司通过全面预算管理和 "三项制度" 改革,管理费用同比下降 5.4%。同时,公司积极响应监管要求,在绿色金融、普惠金融等领域加大投入,2024 年绿色金融规模超 1000 亿元。
中油资本 2025 年前三季度经营活动现金流为 - 409.39 亿元,流动比率仅为 0.73,速动比率为 0.43,均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这种流动性状况反映出公司面临一定的短期偿债压力。
流动性风险的形成有多重原因:一是业务扩张导致的资金需求增加,特别是贷款投放和投资规模的扩大;二是资产负债期限错配,短期负债支持长期资产;三是市场环境变化导致的资金来源减少。
公司通过多种方式缓解流动性压力:一是优化资产负债结构,提高资产流动性;二是拓宽融资渠道,通过发行金融债、同业存单等方式增加资金来源;三是加强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2025 年前三季度,公司通过筹资活动获得现金流入 208.77 亿元,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流动性压力。
考虑到银行业务是中油资本的核心业务(贡献约 40% 的收入),有必要与银行业进行对比。截至 2025 年 11 月 10 日,A 股银行业平均 PE 约为 6-8 倍,平均 PB 约为 0.6-0.8 倍。
中油资本的估值明显高于银行业平均水平,这主要因为:一是公司业务结构多元化,不仅包括银行业务,还包括信托、保险、金融租赁等业务;二是公司具有独特的能源金融特色,在跨境结算、能源贷款等领域具有竞争优势;三是公司背靠中石油集团,具有较强的品牌价值和客户资源。
但从绝对估值看,中油资本 1.19 倍的市净率仍处于相对合理水平。特别是考虑到公司净资产收益率约为 4-5%,高于部分上市银行,当前估值具有一定的安全边际。
中油资本的历史估值呈现较大波动。从市净率角度看,公司 PB 估值在 0.6-1.6 倍之间波动,当前 1.19 倍的 PB 处于近 5 年 73.77% 的历史分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