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上周行情回顾。(1)银行板块获相对和绝对收益:上周银行板块上涨3.92%,沪深300指数上涨3.4%。(2)中信(9.22%)及城商行(北京8.85%,宁波8.26%,南京6.33%)领涨,招商(1.23%)、浦发(0.97%)涨幅最小。(3)银行股上涨主要集中在周三,政策面有按揭利息抵扣个税的传闻。从周三的成交回报来看,机构的坚决买入是市场主力,部分机构企图启动二八行情。
二、本周专题:资产荒与供给侧改革。
1、什么是资产荒。资产荒现象主要表现为流动性宽松状态下市场缺乏提供较高收益率和较好流动性的资产来配置,资产收益率下行。
2、资产荒的来源。(1)旧经济增长模式下,资源配置扭曲。
货币信用高比例沉淀于国企、政府债务存续和置换的环节中,低效率僵尸企业(庞氏融资者)吸纳了过多资源。(2)为维持上述非稳态结构,减小市场波动防控风险,货币流动性偏宽松。(3)上轮经济周期中,不断上涨的资产价格会掩盖其庞氏融资本质,本轮经济下行风险开始暴露,资金借出方等出于风控收缩庞氏融资者信用。(4)信用收缩加剧庞氏融资者暴露(如安然、世通、雷曼等均暴露于信用收缩周期)。(5)庞氏融资者信用收缩(利率再高也难以融资),市场大量资金追逐少量安全优质资产,市场信用总量收缩,优质资产收益率下行,是为资产荒。
3、其他因素。(1)多次降息。(2)信托与配资清理减少配资优先级供给。(3)股市资金涌入债市。(4)地方债务置换。
4、如何化解资产荒。(1)从根本上破解资产荒——增加高信用资产供给。(2)政府稳增长投资活动增加高信用资产(以财政收入背书),但是外延性质的。(3)内生的优质资产来自经济结构调整,新兴部门融资需求产生新的优质资产供给。旧模式下僵尸部门吸纳过多资源,抑制了新经济部门产生新资产的能力,目前是在补课的状态。
5、资产荒与供给侧改革。最近火热的供给侧改革是化解资产荒的正确道路之一。以里根经济学、撒切尔经济学等供给学派实践来看:(1)通过扩大政府债务(赤字)稳增长,(2)减税,鼓励创新,培育新兴部门,(3)适度紧缩货币并引导投向,出清僵尸企业。通过以上调整从根本上解决由经济结构失衡带来的资产荒。
6、资产荒与银行业。总体上看,资产荒对银行而言喜忧参半,就好处而言,资产的减少被动的降低了负债竞争,稳定了息差,在经济下行期的保守资产配置有利于风险控制(表现为资本充足率随之提高)。不利因素来说,资产扩张受抑制,对表内外业务收入影响负面(表内资产、理财、代销等中收增速均下降)。此外,资产荒的持续不利于经济发展与系统性风险化解,综合而言偏负面。
7、资产荒趋势判断。(1)传统资产派生主要由资本消耗性行业产生,由经济周期与产业转型决定其增速难回到高位,基础资产的供给继续偏紧,在宽松流动性下不利于收益率上行,资产荒的基本面短期将持续。(2)对传统行业的出清有望较大幅度的触动存量僵尸企业问题,出清后资金将更有效的流向实体经济新兴部门,新兴产业的高增长性对实体经济健康的资本形成有利,创造新的资产供给。综合我们判断资产荒或以缓慢改善的形式继续存在。
三、SDR、海外。(1)周一中国如愿加入SDR俱乐部,比重略低于预期。SDR是对中国改革的“实际意义显著。未来我国资本开放改革将按固定节奏推进。(2)欧央行决议令人大跌眼镜,从侧面暗示了美联储12月加息已成定局。(3)美联储财务杠杆达78:1,资产负债表扩大至4.5万亿美元,早已不堪重负。加息成定局下非农就业数据向好美股没有负面反馈。
四、上市银行信息。(1)北京:非公开发行优先股获批。(2)华夏:与蚂蚁金服签订战略框架协议。(3)宁波:股东宁波电力解除股权质押。(4)浦发:发布“跨境电商金融服务方案”。
五、下周需重点关注事情。(1)财政部关于金融机构员工持股计划方面文件出台。(2)《商业银行法》关于银行综合化经营的相关政策规定。(3)光大银行关于资产管理子公司方面的最新动态。
六、投资建议:(1)我们从政策面看多银行板块,认为政策将成为板块催化剂。比如:房地产去库存、不良资产处置等。(2)政府供给侧改革思路有利于从根本上化解资产荒,对宏观经济乃至银行业形成长期利好。
(3)短期银行股机构博弈行情推进注意新增资金供给。(4)重点推荐:浦发、招行、光大、平安、宁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