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购标的为国内光伏电站的龙头企业:正泰新能源开发公司主要从事国内外光伏电站的开发、建设、运营、EPC 工程总包及太阳能电池组件的生产及销售。公司光伏电站规模、综合开发成本及投资回报率均处于行业领先地位。截至目前,公司已建成幷网电站1133MW,参股公司已建成幷网电站313MW,在建及拟建电站超过1GW,已签署战略协议的规划电站项目超过4GW。同时,公司拥有700MW 的太阳能电池片产能、1,300MW的太阳能组件产能,其中在德国拥有300MW 的太阳能组件产能。
加码光伏产业,迎来新的盈利增长点:光伏产业利好不断,规模上看《全球新能源发展报告2015》,全球光伏发电装机总量从2006年的7.1GW增长到2014年188.8GW;成本上看随着光伏转换技术的提高,光伏发电成本正在持续下降;消纳能力看智能电网快速发展将解决传统电网消纳瓶颈,匹配能源结构中新能源发电比重的上升。目前,我国光伏行业正处于历史机遇期。据《2015年光伏发电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2015年下达全国新增光伏电站建设规模17.8GW,年度装机目标创历史新高。2015年9月28日,国家能源局发布《调增部分地区2015年光伏电站建设规模的通知》,全国增加光伏电站建设规模5.3GW,较原定2015年规划进一步增加了30%、总建设规模达到23.1GW。正泰电气拟收购具有广阔市场空间、处于光伏行业快速发展机遇期、具有领先竞争力的正泰新能源开发,拥有良好的发展前景;预计上市公司将在现有业务盈利的基础上增加光伏业务盈利。
盈利预测:考虑明年幷表影响,预计公司15、16年EPS1.05、1.57元,公司基本面稳健,当前股价对应2015、2016年PE 分别为29X、19X,维持“买入”建议,目标价39.0元(对应2016年动态PE25X)。
科融环境:业绩拐点确立,产业链布局完善
科融环境 300152
研究机构:安信证券 分析师:邵琳琳
业绩符合预期:公司发布2015年半年度报告,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4.69亿元,同比增长39.38%,实现归母净利润2984.1万元,同比增长46.41%,业绩基本符合预期。同时,拟以总股本2.38亿股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转增20股。上半年业绩增长主要来自蓝天环保(较去年同期多并表4个月)和英诺格林(并表一个月)的并表、综合毛利率的提升(1.63pct)和期间费用率的下降(1.47pct,其中销售费用率和管理费用率各下降1.04pct 和2.26pct)。
业绩拐点确立,高增长可期:前期签订72亿PPP 大单,该项目可落地性非常强(国家要求必须在2017年之前做完),并且在建设期有中央(30%)和地方财政补贴(10%),政府支付有保障(会列入政府财政预算)。即使不考虑PPP项目,收购的蓝天环保(烟气治理)和英诺格林(水处理)经过整合,获取订单能力的提高也将带来业绩的大幅增加。2015年上半年,公司新增订单4.5亿元,截至6月底在手订单9.16亿元,业绩拐点确立,现有PPP 订单将保障未来两年业绩的高增长,公司进入快速成长期。
产业链布局完善,PPP 模式下优势显著:2011年以来,公司先后通过投资、并购等方式进入了垃圾发电、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烟气治理和水环境治理等领域。经过近4年的战略转型,公司由锅炉炉点火燃烧成套设备及相关控制系统的供应商转变为集烟气治理、水环境治理、固废治理等环保业务及节能、新能源等业务于一体的综合环境治理平台公司,可以提供环境治理整体解决方案,目前已更名科融环境,更加符合公司业务发展定位。公司产业链布局较为完善,且不排除通过外延并购继续完善产业链的可能性,并且在每个产业链中都具备核心技术优势,有望显著受益于PPP 模式下对于综合环境治理的需求。聊城PPP 项目具备较强示范效应,有利于后续项目获取。
投资建议:我们预计公司2015年-2017年EPS 分别为0.63元、1.27元和1.69元,对应PE 为35.6倍、17.7倍和13.3倍,公司业绩进入快速成长期,市值小、弹性大,看好公司综合环境治理平台价值和PPP 背景下获取订单的能力,外延预期较强,给与“买入-A”投资评级,6个月目标价32元。
风险提示:项目进展低于预期等。
阳光电源:主业高成长,能源互联网加速突破
阳光电源 300274
研究机构:国联证券 分析师:马宝德
事件:2015年11月19日,我们对阳光电源进行了实地调研,与公司的董事长曹仁贤和董事会秘书谢乐平就公司的经营情况和未来发展规划进行了交流。
主要观点:
逆变器预计全年出货量6.7-6.8GW,同比增长60%,有望成为全球第一,毛利率约32%。其中国内出货量约6GW,海外出货量约700-800MW。公司加速海外布局,计划在日本、德国、欧洲、美洲等地区获得突破,目前在德国的市场占有率约10%,在日本已有大量订单。同时,公司主打泰国、印度、巴基斯坦等东南亚市场,因为这些区域对价格更敏感。随着分布式电站和中小电站装机规模增速加快,公司积极布局组串式逆变器。组串式逆变器单价约0.4元/瓦,远高于集中式逆变器0.3元/瓦,预计今年出货量突破1GW,明年突破2GW。
公司的电站系统集成业务基数小,增速较快。公司今年确认规模约300MW。明年预计确认规模600W。公司的电站开发建设区域集中在东中部。由于电价下调将对西部地区影响最大,再加上限电限发等因素,使公司的东中部光伏电站需求量增加。未来公司将注重电站质量的提升。
公司光伏电站持有规模不断增加,未来将约占公司总开发规模30%。合肥肥东100MW和皖北50MW电站,有望春节前并网发电。安徽省作为输配电价改革试点省份,公司有望拿到第一批售电牌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