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纤维:华峰氨纶、海利得
塑料:鸿达兴业、普利特、蓝帆医疗、康得新、华峰超纤、永利带业、裕兴股份;
橡胶:三力士、双箭股份、宝通科技、海达股份、S佳通。
投资评级:从中报汇总情况来看,在2015年宏观经济持续低迷的背景下,化工子行业分化明显,传统的化工子行业面临供给过剩、经营压力较大的现状,而少数子行业保存着快速增长的态势,如锂电池材料等。我们认为随着化工行业淘汰落后产能,部分企业积极发展新兴产业,下半年石油价格企稳,行业基本面逐步趋好,预计整体行业收入增速有望企稳,我们给予行业“推荐”评级。
重点推荐标的:沧州明珠(002108)、天赐材料(002709)、海利得(002206)、海翔药业(002099)、回天新材(300041)、南洋科技(002389)、三聚环保(300072)、诺普信(002215)。
有色金属行业
研究机构:广发证券 分析师:巨国贤,宋小庆,陈子坤
再次签订供货协议,矿山出货仍有待观察
2015年9月16日,特斯拉与厂商Pure Energy Minerals签订合作协议。通过协议,特斯拉能在五年内以低于市场价的价格收购氢氧化锂,并供应给特斯拉位于内华达州的待建锂电池厂。根据协议,Pure Energy Minerals提供的氢氧化锂产自内华达的Clayton Valley,该矿山依然处于开发之中,尚不清楚这种盐湖开采的可行性,出货有待观察。这已经是特斯拉自下半年以来签订的第二项锂原料供应协议,今年8月 27日,特斯拉与Bacanora Minerals Ltd及Rare EarthMinerals PLC签订了类似的长期合作协议,特斯拉能够以低于市场价购买不低于协议最低购买数量的锂矿产品。位于墨西哥的该矿山由五片区域组成,碳酸锂计储量达93 万吨,平均品味为1.6%。该矿山目前也仍处于开发之中,距离特斯拉待建的锂电池厂约20个小时车程,运输距离近。
协议彰显锂金属重要地位
每一台特斯拉85KWh的Model S需用碳酸锂约66kg,折合75kg单水氢氧化锂,当特斯拉年产量达到50万辆时,对单水氢氧化锂的需求量约3.75万吨。通过协议特斯拉能够在保证公司氢氧化锂需求得到满足的同时,控制原材料的成本。氢氧化锂是制备特斯拉汽车电池系统的重要原料,特斯拉一系列的协议签订彰显锂金属在新能源电动车产业上的重要地位。
新协议暗藏玄机,或将另辟蹊径
值得注意的是,特斯拉近期与厂商签订的协议,并不能在短期内提供稳定的氢氧化锂供应,目前矿山均处于前期的可行性研究和开发阶段。位于Clayton Valley的矿山,与由雅宝控制的目前在美国唯一在产的提锂盐湖Silver Peak非常接近,而特斯拉位于内华达州里诺市的锂电池厂,距离Silver Peak仅有不到4个小时的车程。特斯拉与小厂商签订定向供货协议,不排除公司企图通过类似的低价协议获取和几大巨头谈判的筹码,而特斯拉CEO也公开指出公司一直在寻找内华达州的优质锂矿资源。从长远来看,作为锂电池生产的重要原料,锂矿资源的供需格局仍不会有较大改变,我们仍然看好锂矿持续上行的价格走势。
风险提示:碳酸锂价格风险,新能源汽车推广不达预期风险。
机械行业
研究机构:广发证券 分析师:罗立波,刘芷君
核心观点:
根据Adept公司公告,日本自动化控制生产商欧姆龙花费约2亿财富赢家美元现金,溢价63%收购美国知名机器人公司ADEPT TECHNOLOGY的100%股权。当日Adept公司股价开盘大涨62%,最新市值达到1.89亿美元。
Adept公司是美国本土最大的工业机器人生产商
Adept 公司是美国本土最大的工业机器人制造商,在SCARA机器人、并行机器人、AGV机器人和机器视觉等方面具有非常先进的技术。2015财年其营业收入规模约为54.2百万美元,净利润为-4.69百万美元。收购公司欧姆龙是全球著名自动化企业,2015财年营业收入规模达到7745.7百万美元,其营收体量相当于Adept的143倍。
经营业绩下滑与股价持续低迷或是双重诱因
经营方面,机器人本体业务2015财年实现营业收入 42.3百万美元,同比下滑6%,服务与支持业务2015财年营业收入11.9百万元,同比下滑4%,主要原因是汇率因素以及在医疗、制造、光伏和包装行业的销售持续下滑。而同期全球其他机器人公司营业收入平均同比增长20%。同时,Adept公司的ROE水平和净利率水平与同行业公司相比也一直处于劣势 (最新财年ROE为-22.63%,同期同行业公司ROE为17.42%;净利率水平为-9.24%,同期同行业公司平均净利率为12.48%);股价方面,从2010年以来,公司股价持续低迷,股价表现低于同期纳斯达克指数和同类上市公司。并且,从2014年以来,股价下滑约60%。经营业绩和股价双重诱因推动本次收购。
国际机器人产业格局开始分化
本次收购背后,是国际机器人产业格局分化和重整。回顾工业机器人的发展历程, 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得益于劳动力成本提升带来的自动化改造需求,经过了长达20多年的改造,而目前欧美“机器换人”已经进入后半场,单纯的工业机器人提供商相比于业务体系更完备的自动化生产商,经营风险暴露的更加明显。并且随着新兴经济体本土机器人厂商的崛起,对老牌的机器人提供商影响明显,技术优势逐渐被成本优势替代。国际机器人产业格局的分化,也为国内机器人产业发展提供了参考意义。
投资建议:国际机器人行业正在经历分化与整合的浪潮, 而国内机器人行业目前仍然处在“机器换人”的快车道上。我们认为,对于国内机器人厂商,除了关注其在机器人本体和关键零部件领域的突破以外,同时也应该关注国内机器人公司积极参与全球机器人产业分化的进程,以及由此带来的潜在海外并购机会。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持续低迷;行业竞争加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