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建议:鉴于医改鼓励多元办医的导向,公立医院的规模和数量都将得到较大程度的限制,民办医疗将是国内医疗服务市场的最大蓝海。公司成功中标中国非公立医疗行业信息化服务管理平台,占据民办医疗战略高地,将成为社会办医的最大受益者。预计2015-2016年EPS 分别为0.25和0.38元,维持“买入-A”评级,6个月目标价100元。
风险提示:最终中标结果不确定风险;医疗新业务发展不达预期。
理邦仪器:磁敏免疫平台获批 POCT再添重磅产品
理邦仪器 300206
事件:6月2日,公司发布公告称,其子公司东莞博识于6月1日收到广东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发的“磁敏免疫分析仪”的产品注册证。
磁敏免疫分析仪为国际领先的POCT 免疫诊断平台,多指标检测能力符合医院利益述求,市场前景巨大。公司m16磁敏免疫分析仪是由归国的石西增博士带领中科院团队开发,是国际率先将先进的磁敏免疫技术和微流控技术融合并实现产品化的POCT 免疫分析平台。与国际国内已上市多款POCT 免疫分析产品相比,公司m16具有灵敏度高、抗干扰能力强和多指标检测(同时12-24种)等优点,其中多指标检测能力为公司产品最大特色。目前国内医院检验为按项目收费,在检测项目的逐步丰富下,公司m16产品顺应医院利益述求,将直接受益于国内按项目收费机制。目前POCT 免疫诊断仅国内市场规模就超20亿元,增速预计为25-30%,公司产品市场前景巨大。
进一步丰富了POCT 产品线,奠定了高精POCT的领导地位。公司通过来连续多年的高强度研发投入,在高精POCT 领域获得了突破性进展。在取得国内独家,国际领先的i15血气生化仪(POCT 生化诊断平台)后,m16磁敏免疫分析仪(POCT 免疫诊断平台)进一步丰富了公司POCT 产品线。微流控技术是实现POCT 小型化和傻瓜化的顶尖核心技术,采用微流控技术的生化和免疫两大POCT 平台,奠定了公司在高精POCT 产品领域的领导地位,增强了公司核心竞争力。
业绩预测与估值:我们预测公司2015-2017年收入和净利润复合增速分别为27%和101%,EPS 分别为0.19、0.28和0.45元,对应当前股价PE 分别为224倍、155倍和96倍。公司新产品(中高端彩超+高精POCT 平台)赋予公司高成长性,智慧健康新业务赋予公司大平台属性。虽然表观估值较高,但我们认为公司通过搭智慧健康大平台,建[理邦+]产品大生态,业务从传统制造切入到千亿级的健康管理蓝海市场,智慧健康平台市场空间巨大,公司既具高成长性也具大平台属性,同时考虑到公司在手现金充裕,有一定的外延预期。我们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POCT 和彩超推广或低于预期;国际汇率或持续大幅波动;智慧医疗业务进展或低于预期;外延发展进度或低于预期。
复星医药:稳健打造中国健康医疗领域全产业布局的龙头公司
复星医药 600196
投资要点:
1. 公司各业务板的发展情况。
复星医药是国内专注于健康领域全产业布局的领军企业。公司主营业务由医药工业、医疗服务和诊断和器械三大部分组成。医药工业作为公司最为核心的业务,未来公司将做大做强此块业务,维持医药工业占营收50%以上的比例;医疗服务方面,公司作为国内医院投资领域的先行者,除在2009年投资和睦家外,公司目前还拥有肿瘤专科及综合性医院,未来公司将投入比较大的精力去发展医疗服务产业,预计医疗服务将成为复星医药产业几个板块中营收增长最快的部分,营收占比有望达到25%-30%;诊断和器械是公司起家的业务,之后由于主要兼并收购重心放在了医药工业上,使得长期以来诊断和器械占比较小,目前公司加大了这块的投资力度,比如最近收购了西拔牙的Alma 激光美容,预计未来营收占比达到20%-25%。
2. 公司医药商板块的发展情况。
公司医药商业已整合到国药控股,公司是国药控股第二大股东,目前持股比例约为27.8%,公司跟医药商业有关的业务(包括金象、复美等)都已整合到国药控股。未来,公司将不再直接从事医药商业相关业务。
3. 公司医疗设备分销业务板块的发展情况l 医疗设备分销业务,即国际品牌器械代理,是公司投资美中互利后接手过来的业务,由于公司之前在该业务上没有太多的资源投入,而现在面临比较好的发展机遇,其中达芬奇手术机器人在国内放开,公司承接了国内包括大中华区的达芬奇手术机器人分销业务,这块业务取得了比较好的业绩。
4. 公司现在美罗华单抗的研发进展以及其他单抗的研发进展。
复星医药一共做了5个单抗产品,一共申报了9个适应症,到现在公司拿到了三个临床批件,分别是去年拿到的CD20、 今年四月份的her-2、还有一个是刚刚六月份拿到的临床批件,后面6个适应症会陆续拿到临床批件。 CD20已经做完了I 期,由于公司选择做生物仿制药,所以跳过了II 期直接进入III 期,预计复星医药的第一个单抗品种有比较大的概率会在2017年拿到生产批件,2017年之后,公司在2008、2009年收购的单抗会步入一个收获期。
5. 公司医疗服务“老院带新院”模式以及玉林等医院的合作进度。
从2013年10月份到现在,复星医药没有做过一个医院方面的并购项目,主要是由于2014年整个市场对医院资源的争抢比较厉害,市场标价过高,如果按照竞争者提出的报价去并购,会成为复星医药长期的业绩包袱。
但复星医药一直在推进县城等医院的并购,同时也积极开展和公立医院的合作,到目前为止,最早是和台州市立医院的合作,项目公司去年成立,人员基本到位,之后就是新医院开工建设;还有温州的项目,和当地医院合作医疗、康健和养老,现在在框架内的具体的合作协议将很快落实;齐齐哈尔第一人民医院是当地最大的医院,公司的合作也是老院带新院的模式。模式上有不同的是,上个月和玉林第一人民医院以及其托管的第三人民医院的合作,公司将持有老院49%股权,同时增资的钱投入新的医疗资源。
经过和多地政府商谈后,公司总结认为各地政府并不会允许民营企业去动存量资源,也不会允许老的公立医院去做增量,地方政府欢迎的PPP 模式是希望民营企业带资本进来和他们一起合作去开发新的医院,公司在这方面投入的资源比较多,也有几个项目正在推进。公司也关注国有厂矿企业,里面服务性的机构很多,包括学校医院等,厂矿企业医院面临改制剥离,但大型国有企业下面的医院,质地上没有地方大型医院好。总之,公立医院改制看起来很好但是做起来比较困难。
6. 公司医疗服务的盈利模式。
除了很早之前投的合肥肿瘤医院外,公司投的所有医院都是盈利性的,公司之后的首选也是盈利性医院。公司更希望公司做成的医院是盈利性医院,公司有一套成熟的利益分配模式,很快就可以推进下去,公司的医生都拿着较高的阳光的工资,这样的机制对好医生有很大的吸引力。
在公立医院合作里面,民营企业很难做到主导地位,相对做非营利性医院来说,要做成盈利性,公司的阻力会比较大。当然非营利性也一样能够实现上市公司的盈利,比如供应链管理方面。
分级诊疗方面,公司上周刚开了复星医药的半年会,分级诊疗是今后公司医疗卫生体系很重要很明确的方向。对复星医药目前来说,最紧迫的事情是通过规模相对比较大、平台相对比较好的医院,去吸引和培养高水平的专科专业医生队伍,之后分级诊疗政策开始实施,很显然一个体系完备的社区医院网络,对布局是有很大意义。公司认为比起做二级以上的医院,去完善社区医院网络是比较简单的事情,这不是公司现在非常紧迫要去做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