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森股份公司动态点评:业绩符合预期,能源平台价值显现
投资建议
公司项目储备丰富,未来多种能源模式齐发展,市场空间将被进一步打开,预计15-17年eps分别为0.30、0.46、0.89,对应pe为52X、、18X。我们看好公司在供热行业的的先发优势和龙头地位,且目前股价安全边际较高(股权激励行权价格13.21元/股,高管将近期增持)、市值小,维持“强烈推荐”的评级。
投资要点
事件:迪森股份发布2015年半年度业绩预告。
长城观点:
费用拖累业绩:公司2015年半年度归母净利润为3133.9-3760.6万元,同比增加0%-20%,主要是股权激励的费用摊销对净利润影响约825万元,剔除这一影响,公司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加26.3%-46.3%。
项目不断,开启全国布局:在大气治理不断深化和生物质能逐渐被认可的背景下,公司遇到最好发展良机,不再局限于珠三角地区的业务,公司通过与各地区资源方共建合资公司的模式来获取项目,已先后布局河北、湖北、广西、云南、江西等地区,拉开辐射全国的序幕。
巨化股份:主营业务盈利改善,期间费用大幅提升
投资要点
事件:2015年3月26日晚,巨化股份发布14年年报,201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7.64亿元,同比增长0.28%;实现营业利润2.03亿元,同比下降28.4%;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63亿元,同比下降35.76%,折合EPS0.09元。
公司主营业务盈利改善,剔除2013年CDM受益18842万元,2014年营业利润同比增长113%。主营业务收人增长主要来自制冷剂(27.23%)、含氟精细化学品(24.63%)和氟化学原料(18.91%)。自2014年制冷剂主打产品R22价格由年初1000元/吨上路上涨至年中的13500元/吨,其他型号制冷剂基本维持稳定,总制冷剂销量增加约21%;同时,含氟精细化学品中的高端电子级氢氟酸和七氟溴丙烷销量大幅增加;前端氟化工原料价格开始回升。
期间费用大幅增加。公司2014年三项费用大幅增加,其中为适应客户需求,提升服务效率和主导产品的市占率,公司产品采用送到价结算,运输费用及产品出口费用增加,销售费用同比增加6633万(yoy40%),管理费用受PVC、肉桂酸生产停工、折旧及办公费增加6128万元(yoy17%%),财务费用增长472万。
整个期间费用的增加吃掉了大部分业务改善带来的营业利润。
氟化工行业见底企稳,R22涨价预期强。目前氟化工行业处于底部企稳的阶段,2015年R22受生产配额限制将淘汰3.4万吨,供需偏紧的格局将加剧,4月份是制冷剂的销售旺季,目前产品价格维持在13000元/吨左右,厂家对产品涨价的预期比较强。
配额制度将提升行业集中度,增强公司的规模经济效应:1)配额削减的政策压力下,产能小的一些落后企业在政策补贴下,选择申请关闭生产线,行业集中度将进一步提升(东岳、梅兰、巨化产能已占行业50%以上);利于发挥公司R22产能,提升行业竞争地位。2)配额交易制度下,部分企业选择获取稳定利润将配额出售,巨化有10万吨的产能装置,具备交易配额的承接能力。3月13日公司公告授权公司经营层整合国内HCFC-22产能及生产配额,有利于发挥公司R22产能,提升行业竞争地位。
在行业景气低谷,公司以“新材料、新环保、新能源、新用途”为方向进行产业转型升级,2015年多个项目将逐步建成投产。公司积极研发、投资建设电子化学品、PVDC氯碱新材料和含氟精细化学品等项目。
2015年公司1.9万吨电子湿化学品的投产,将丰富原有电子化学品产品线,有利于下游市场的开拓;PVDC乳液和多层共挤树脂将拓展产品的应用领域,从单一的火腿肠包装进入涂层和生鲜包装市场(保鲜膜等)。
2015年公司多个新建项目将逐步建成试车投产,随着新产品的推广及市场的开拓,未来发展值得期待。
盈利预测及投资建议:维持盈利预测不变,预计2015-2016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00.7亿元、108.8亿元,同比增长3.1%和8.0%;归属母公司净利润分别为3.6亿元、4.1亿元,同比增长119%和12.8%;对应EPS分别为0.20元和0.23元。维持“增持”评级,目标价格为9.0元,对应2015年45倍PE。
题材概念:国企改革;CDM补偿、国内碳交易市场建设;氟化工行业环保趋严及行业准入标准提高(目前还不确定对公司有重大直接影响,但值得关注)。
风险提示:制冷剂需求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的风险;新产品投放市场的进度低于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