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00万元才能参与的定增专户,到1000元就能准入的门槛,公募基金的定增产品成为了散户首次参与高净值人群的投资利器。
这也意味着,在专户和私募争抢激烈的定增市场中,公募基金不再甘愿只做富人的生意。
198.02%富国低碳环保股票195.19%国联安优选行业股票183.48%汇添富社会责任股票181.31%融通领先成长股票178.54%数据来源:恒生聚源 截止日期:2015年06月08日
散户的美梦成真
华泰证券的分析师认为,对于二级市场定增公司的投资机会跟踪,除了新发定增董事会预案公司外,还可以关注以下两类投资机会:一种是解禁前后对于认购方锁定收益为负的公司,即破发的公司,后续股价上涨概率较大;二是对于认购方锁定收益过高的公司,在解禁后存在获利回吐的股价下行风险,可选择在解禁日前后择机做空。
统计数据显示,2006年至2015年间发行的一年期定增项目持有期平均收益为80.6%,除2011年亏损6.1%,其他年份都是正收益,同时段三年期定增项目持有期平均收益为181.5%。而随着牛市的继续,今年以来定增项目收益率还在继续上升。财通基金数据显示,截至5月末,财通基金2013年以来累计参与的定增项目规模已达528亿元,总盈利及浮盈规模突破531亿元,加权平均浮盈超100%。
尽管定增等主题备受证券市场追捧,但由于项目存在锁定期等因素,能够专向投资定增项目的公募基金一直是市场上的稀缺标的。“一方面,由于公募产品多数为开放式基金,而定增项目一般有一年或三年的锁定期,基于流动性的考虑,多数公募并不喜欢参与定向增发;另一方面,专门投资二级市场的权益类基金与参与定增、并购、重组基金的运作模式和操作思路也存在较大差异,专门研究二级市场的基金经理很少分心去跟项目,而定增、并购、重组等一级半市场更有股权私募投资的风格。”一位公募基金经理这样解释之前公募少有染指增发的原因所在。
定增破发危机
在当前的牛市背景下,上市公司选择在这个时机出手定增,不仅有利于公司增发价的水涨船高,也有助于上市公司定增的顺利实施。上市公司依托定增项目拉高了股价,也给参与定增的机构带去了可观的收益增长。然而,根据数据的统计,即便在今年1月,仍出现了不少个股在牛市中定增价与市价倒挂的现象,其中又以中小板和创业板个股居多,此类定增破发的危险牛市中仍然存在。
以红极一时的中青宝为例,去年4月的增发预案中,中青宝将增发价定在27.15元/股,拟以总价17.46亿元、以发行股份和现金结合方式收购游戏公司美峰数码49%股权、中科奥100%股权及名通信息100%股权。熟料,在漫长的盘整之后,年末中青宝股价一度跌至19.66元的历史低位,并在今年1月的连续多个成交日里出现20元左右的股价,倒挂幅度一度超过20%。同样存在这一现象的北纬通信,其定增预案中增发价为25.18元/股,但今年1月也出现了17.37元/股的历史低位,前后倒挂7.81元/股,倒挂幅度超过26%。公司此前发布的预案显示,公司拟以3.62亿元的价格收购游戏公司杭州掌盟软件技术有限公司82.97%股权。
当然,前述华泰证券的分析师坦言,此轮牛市的确使定增破发的数量明显减少。但仍有机构投资者认为,在牛市中发布定增预案的上市公司,更值得警惕。
据了解,在上市仅三个多月之后,蓝思科技宣布启动定增计划。预计增发不超过1亿股,募集资金不超过60.26亿元,用于蓝宝石生产及智能终端应用项目、3D曲面玻璃生产项目及补充流动资金。作为创业板高价股之一,蓝思科技在上市3个月的时间就将股价推至151.59元。不过,在筹划定预案的档口,其股价却出现了9%以上的大幅下跌。这不得不令投资者困惑,高价位增发会否使增发成为“蒸发”。
“当散户在牛市中‘互相抢钱’时,要警惕高股价的上市公司圈钱的行为。”沪上一家基金公司的内部人士表达了自己的观点,“股价越高,越容易实现定增。在2014年之前,定增并没有被机构如此看好,不少上市公司为此与机构投资者频繁接洽路演的内部案例比比皆是。牛市掀起的定增狂热是由资本的属性决定,但并不意味着它在结束时还能在定增中获利。毕竟面临一至三年的锁定期,就等于面临着风险。一旦出现价值回归,定增破发的危机将排山倒海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