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伴随着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更多“造车新势力(泛指具有创新创业特征的新能源整车制造企业)”正在跻身资本市场。
11月12日,尝试以造车来“翻盘”的贾跃亭在法拉第未来(FF)美国战略发布会上出乎市场预期地公布了新的融资计划和上市时间表,并将上市目标时间提至最早2020年,较此前提前3-4年;虽然贾跃亭和恒大间关于公司控制权的争夺远未落幕,但这一上市计划仍可视为当下“造车新势力”资本运作潮的一个侧影。
21世纪资本研究院观察发现,包括蔚来汽车、威马汽车、拜腾汽车、零跑汽车等多家新能源车企已经公开表态正在研究筹划、或已经完成IPO;而这些新车企完成上市后,也将与比亚迪、北汽新能源等A股新能源汽车公司在比拼产品的同时,展开新的资本较量。
但我们同样也要看到,一些新车企的快速扩张并寄望上市过程中“欲速则不达”地遭遇了公司治理问题,同时来自补贴政策退出、强势车企入华等外部压力的提升,也将给新车企的IPO带来潜在风险。
新车企的IPO盛宴
资本市场正在成为新能源汽车发展的重要平台。
21世纪资本研究院观察发现,部分造车新势力已在开展或规划与IPO有关的资本运作。其中最为典型的莫过于坐拥腾讯、百度、高瓴、淡马锡等股东坐镇并已于今年9月份成功登陆纽交所的蔚来汽车,以6.26美元/股的价格完成了10亿美元的募资。
而上市后的首份财报,就将其强势的业绩势能进行了释放——据其最新披露的三季报显示,蔚来第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4.70亿元,同比增长达3095.3%;伴随营收规模的爆发,其亏损额也在同期放大,其第三季度亏损额达28.10亿元,环比、同比分别扩大了56.6%和116%。
上市后的蔚来股价一度破发,但截至11月13日下午16时,其股价仍然达6.65美元/股,略高于发行价。
蔚来汽车的上市或许只是造车新势力资本运作的一个开始。早在今年3月,威马汽车CEO沈晖就透露威马内部已有团队研究在美国、中国香港、内地市场IPO的相关建议;而后,拜腾汽车CEO毕福康也表示IPO正在计划之中;无独有偶,2015年成立的零跑汽车董事长朱江明也表示,未来计划IPO上市,但上市地点并未确定。
可以看出,IPO正在被写入越来越多造车新势力的日程表,就连早前一度被业内质疑“PPT造车”的游侠汽车的新操盘人卫俊日前也表示,游侠汽车将在接下来的C轮融资中搭建VIE构架,并计划在2019年下半年实现车辆交付后赴美上市。
我们认为,考虑到造车新势力从产品发布到量产过程中所需要的巨大成本,该类车企前期基本难以盈利,因此建立VIE架构前往允许未盈利企业上市的美国市场上市将成为这些车企的首选。
当然,这一预期也随着监管政策的变化而调整。例如此前监管层宣布拟在上交所推出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并以此推动科技创新型企业的上市融资。若科创板在制度安排上能够为未盈利企业、境外注册企业的上市打开空间,不排除部分造车新势力也会将上市地选在内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