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营销市场潜力突出,收购MBS 挖掘球员价值链。
双刃剑16~18年业绩承诺为6900/8700/10400万元。公司15年实现销售收入1.5亿,净利润5700万,超额完成业绩承诺目标(5200万),其中40%利润贡献源自西甲联赛版权的一次性中介费,30%来自361度里约奥运会的合作。就16年而言,除了361度项目可确认剩余收入外,新拓展客户包括RIO、能量王等项目,有望成为新的收入来源。此外,今年8月里约奥运会上,公司与部分国家代表团(希腊、克罗地亚、伊朗等)的合作仍有望延续。目前公司与主要品牌客户以在洽谈2018年世界杯及2020年奥运会的合作项目,业绩延续性具备保证。
国内体育营销市场潜力突出,龙头企业先发优势明显。相比于欧美市场,国内体育营销市场尚处发展初期,随着体育产业蓬勃发展,大众对体育关注度迅速提升,越来越多品牌客户希望在体育赛事上加大广告投入,市场潜在增量巨大。与此同时,国内体育营销类公司较少,具备一定知名度的企业主要是双刃剑(国际赛事)与欧迅体育(国内赛事)两家。其中双刃剑在品牌客户、赛事资源及服务专业性方面,先发优势明显,公司对体育产业具有深刻理解, 有望长期受益行业景气度提升。
公司以体育营销为突破口,推进产业链延伸,构筑体育营销生态圈。双刃剑目前业务已拓展至体育版权贸易、体育赛事运营等领域,其中体育版权贸易主要聚焦在足球领域,同时关注篮球、冰雪等领域。虽然目前顶级赛事版权已基本瓜分完毕,但双刃剑凭借与欧洲五大联赛、NBA、奥组委等组织的长期良好沟通,未来仍是优质版权及部分版权到期续约的有力竞争者。
收购MBS 布局球员经纪领域,未来延展性值得期待。公司于今年4月以2.9亿收购耐丝国际100%股权,目前收购已接近尾声,收购完成后耐丝国际还将以1800万欧元收购BORG B.V.27%股权(已签订买卖合约),届时公司将拥有BORG B.V.70%股权实现控股,并间接控股MBS(西班牙)和MBS(英国),正式切入球员经纪领域。欧洲球员经纪市场较为分散,MBS 作为其中影响力较高的公司之一,在西班牙、英国、德国等足球联赛资源广泛。此次收购后,双方将在球员引进上重点合作,中超联赛转会市场持续火爆,公司将力争在今年夏季转会中引入国际优秀球员,此外公司还将引入完善的球员培养模式与成熟的青训体系,带动国内足球经纪业务发展,未来围绕球员价值链,挖掘空间相当可观。
收购汉为体育布局场馆运营,正式切入大众体育领域。
公司于近期通过增资方式(1亿元)获得武汉汉为体育公司51%股权。汉为体育主要以中小型场馆改造及运营为业务核心,目前在武汉负责运营6个标准篮球场、1个足球场及1个体育综合场馆,同时依托场馆运营基础,汉为也在布局体育赛事运营,承办赛事主要包括武汉足球城市超级杯与武汉篮球城市超级联赛。由于尚处前期投入阶段,汉为2015年收入仅为176万,亏损189万元,未来汉为将加快标准化运营模式的异地复制,目前在深圳与成都已有项目储备。汉为体育16~18年业绩承诺分别为450/1200/2200万元。
收购汉为体育战略意义突出。相比于盈利贡献,此次收购战略意义深远,公司将从竞技体育正式切入大众体育领域,参与体育锻炼的人群越来越多,但无论是在体育基础设施方面,或是相应的体育服务上,仍存在较多痛点,挖掘空间巨大。汉为与一般场馆运营模式的差异在于,除了场地出租之外,在餐饮服务、健身配套等方面提供优质服务体验,充分挖掘体育社群消费。
聚焦大文化生态圈,步入全新发展阶段,给予增持评级。
公司“影视+体育”双主业战略格局确立,更名“当代明诚”步入全新发展阶段,未来影视业务有望稳健发展,同时深耕体育营销市场,加快体育产业链延伸步伐,未来围绕球员价值链,在足球领域布局进展值得期待,有望持续受益体育产业景气度高企。此外,今年作为“体育大年”,欧洲杯及奥运会将先后进行,公司业务与海外赛事紧密挂钩,相应的主题投资机会值得关注。根据强视传媒与双刃剑业绩承诺情况,我们预计公司16~18年净利润为1.6/2.15/2.63亿元,对应EPS 为0.33/0.44/0.54元,给予增持评级。
中体产业
中体产业:体育业务硕果累累 2016充满期待
中体产业 600158
研究机构:渤海证券 分析师:齐艳莉
投资要点:
体育业务继续向好,赛事运营硕果累累
2015年公司实现营收8.51亿元,同比下降26.07%;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7759.21万元,同比下降24.76%,基本每股收益为0.092元/股。
整体来看,2015年公司的体育业务继续处于欣欣向荣的发展之势,全年体育业务整体营收为6.55亿元,同比增长约为6%,整体毛利率也增加了1.15%;体育相关业务收入在全部营业收入中占比由2014年的54.08%提高到2015年的77.58%,使得公司已经成为国内资质最为纯正、盈利能力稳定、成长能力持久的体育产业龙头。细分项目来看,1、公司体育业务的重要核心赛事管理及运营业务全年实现营收2.2亿元,同比增长15%,继续显示出强劲的成长性。一方面公司继续深耕已有的北马、环中国、美巡中国赛三大招牌赛事,另一方面公司积极的将赛事运营管理经验进行横向的复制和扩展,并参与了2016年武汉马拉松的运营管理工作,优质赛事的持续扩展将进一步为公司后续高成长与强壁垒树立坚实的基础。2、公司体育场馆运营管理业务全年实现营收1.03亿元,同比增长39%,增长势头十分迅猛。目前公司已经在全国范围内运营佛山、九江、青海、合肥等多个场馆,实现了商业演出与民众体育两种模式相结合的盈利解决方案,并凭借强大的运营优势争取更多的场馆运营权,向智能化场馆发展。3、休闲健身业务一方面继续优化提升“中体倍力”连锁健身店的运营效率,另一方面公司通过承办奥委会“奥林匹克日长跑”、全民健身万里行等活动覆盖了超过100多万人次的优质体育爱好者,后续对于细分人群的进一步标签化开发与商业挖掘变现亦存在巨大的成长空间。4、体育经纪业务实现营收3386万元,利润增长超过10%。与2015年的“体育小年”相比,2016年将是国际体育大年,里约奥运会、欧洲杯等重量赛事纷至沓来,因此公司的体育经纪业务在今年迎来爆发将是大概率事件。5、公司体育彩票业务稳步推进即开型自助终端业务,成为国内首家通过即开型自助终端技术规范并获得兑奖接入许可的公司,并在上海、宁波等地实现运营,使得公司彩票业务在今年仍具有相当分量的看点。6、体育援外业务2016年营收1.01亿元,利润率33%,继续成为公司稳定的利润来源。在国家“一带一路”政策的持续推进下,我们认为公司体育援外业务必将继续受益,持续保持快速、优质的成长性。
此外,公司今年业绩下滑主要还是受制于国内房地产市场整体景气度持续低迷所致—报告期内公司房地产业务营收同比下滑60%以上,使得公司整体业绩相较于去年出现了下降。我们认为公司房地产业务将在今年逐步企稳的原因有以下两个方面:一、国家一系列有力的房地产去库存优惠政策利好整个房地产行业消化过剩产能;二、公司一直坚持调整结构,去化库存,适时处置房地产相关资产,及时收缩战线,使得房地产业务的下滑对公司的影响已经呈现边际递减的态势。因此我们总体认为公司房地产业务的拖累效应已经基本出清,2016年开始逐步企稳将是大概率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