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北斗在亚太区域的全覆盖和定位精度上的日益提升,北斗在军用、行业应用、大众应用等领域快速推进。“十三五”规划与新军改的到来,让导航系统国产替代化进一步升温,军民融合深化改革政策打开了北斗系统应用推广的窗口。分析认为,在大盘震荡之时,北斗概念作为有着实质性支撑的高速增长行业之一,逢低吸纳忽略短期波动风险,以获得超额收益。
从军用向民用大规模拓展
截至目前,我国已成功发射了第23颗北斗导航卫星。消息面上,我国正在制定《卫星导航条例》,在接受《金融投资报》记者采访的业内人士看来,后续相关国家层面的政策将继续出台,不排除政策层面更多领域强制使用北斗替代GPS,这样将提升北斗在导航产业的渗透率。此外,《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白皮书正式发布。未来北斗导航精度最高可达厘米级,将给整个产业带来革命性变化。据报道,目前我国正在着手打造全国高精度地基增强系统一张网,将于今年年底试运行,试运行的精度可以达到分米级,建成以后的精度最高可以达到厘米级。在这个精度下,可以解决如泥石流变形监测、道路桥梁的监测、无人驾驶技术的应用、驾驶员培训等问题。白皮书指出,我国高度重视北斗系统建设,支撑国家创新发展战略,要求加强基础产品研发,开发北斗兼容其他卫星导航系统的芯片、模块、天线等基础产品,培育自主的北斗产业链。
从产业发展来看,有业内人士指出,国内地基增强系统已初步建成,高精度定位的智能时代来临。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空间段计划由35颗卫星组成,2020年全球组网完成,国家级政策支持力度也将持续,进一步推动民用北斗需求。总体来看,我国北斗年需求规模预计1000亿元以上级别,未来5年行业或有10倍成长空间。北斗政策环境和国内技术产品,有助于加速北斗应用从军用向民用的大规模推广和拓展。目前北斗已经在交通运输、气象、公安、农业、国土等涉及国家安全的关键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增量应用带来庞大市场需求,包括精准定位、无人驾驶、无人机、精准农业、“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等方面。
系统性调整后迎来新机会
北斗产业加速发展,北斗板块上市公司普遍受益,业绩迎来拐点。海通证券分析师朱劲松分析认为,2016年WIND一致预期平均增幅33.16%,2016年一季报延续了业绩快速提升的趋势。北斗板块上市公司大多激励机制完善、“芯片-板卡-终端-应用”产业链布局全面。海格通信、振芯科技优势侧重军用市场、民用实力不俗;华力创通、北斗星通侧重民用市场,积极涉足军用;结合行业特性的地理信息应用,合众思壮走在应用创新的前列;国家大基金参股北斗星通旗下高精度导航芯片,加速北斗高精度民用市场发展。
总体来看,北斗产业面临信息安全、工业4.0、农业现代化等三个方面的重大产业机遇。朱劲松表示,北斗二代军用近两年开始放量、民用市场也迎来爆发拐点,近期市场系统性调整带来新的介入机会。重点看好军用北斗上市公司的业务放量,关注海格通信、振芯科技、华力创通。民用北斗领域,关注《北斗导航条例》在2016年的立法工作,有望加快北斗在行业及大众应用市场的渗透,如积极进行精准农业、智能驾考、公安等导航市场布局的合众思壮,以及国家大基金参股旗下高精度导航芯片的北斗星通。
潜力股精选
北斗星通(002151)资产整合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