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站内文章:
软件用户服务 网站地图
您现在的位置: 股民天地 >> 沪深股市 >> 板块追踪 >> 正文
【OLED概念股】OLED产业迎爆发期
作者:lushumei 更新时间:2016-8-10 8:58:54 点击数:
分享到:

OLED产业

日前联想推出市场上最大尺寸的OLED屏笔记本,OLED显示材料已经受到电脑厂商的重视。iPhone供应商JDI将公司产品迁移到OLED领域,寻求为未来的iPhone智能手机提供OLED显示屏。下半年催化事件密集出现,成本和使用寿命已经出现改观,OLED产业有望迎来产业爆发期。

密集“催化剂”助力

iPhone供应商JDI在订单下降后正在寻求资金和担保贷款,将公司产品迁移到OLED领域,以打击三星主导地位,并寻求为未来的iPhone智能手机提供OLED显示屏。分析师认为,苹果对OLED技术需求,将推动原本停滞的市场技术继续前进。目前,苹果智能手表已经采用OLED屏幕。苹果据传将在明年iPhone新产品上首次使用OLED屏幕。

日前联想推出ThinkPad X1 Yoga,尺寸为14英寸,是市场上最大尺寸的OLED屏笔记本。在联想之前,市场上已有惠普Spectre X360和戴尔Alienware 13这两款13.3英寸的OLED屏幕笔记本电脑。联想推出这一OLED屏幕笔记本电脑,意味着OLED显示材料已经受到电脑厂商的重视,OLED在电脑显示屏领域应用进程加快。OLED相对于LCD具有诸多优势,其自发光的属性决定了屏幕的亮度更大、对比度更大、色彩更为丰富。OLED发光机制决定了其无需背光源,可以使得笔记本电脑更轻、更薄、更省电。

下半年,催化事件密集出现,OLED产业有望迎来爆发期。首先,采用OLED显示屏的手机产品将持续发布。三星可折叠手机将于2016年下半年发布,苹果公司提前到2017年在iPhone上应用OLED屏幕。其次,LG大力推进AMOLED电视,计划2016年将其销量提升三倍,国产电视品牌包括创维、海尔、长虹等厂商都开始加大OLED的布局力度。最后,AMOLED 在VR领域的应用将持续推进。Facebook收购Oculus进军VR产业,HTC及索尼也发布了相关VR产品,2016年推出的三大VR产品均采用了三星的OLED显示屏。AMOLED可以有效消除VR的眩晕感,将会是VR最好的显示方式,空间巨大。

瓶颈有望突破

不同于LCD发光依靠背光源模组,OLED是自发光模式,依靠发光材料通电来发光。发光模式的不同造就了结构的不同,也形成了屏幕响应速度快、显示性能好、更轻薄、功耗低、可柔性显示等优点,在可穿戴式设备、VR设备、曲面手机领域都是第一选择,智能终端、电视领域也在不断提高渗透率。

此前制约OLED产业发展的因素主要有两个:成本和使用寿命。从成本上看,伴随技术成熟,OLED成本不断下降,性价比渐超LCD。国际市场上,目前OLED屏和LCD屏的生产成本已实现基本持平,根据IHS2016年3月数据,5寸Full-HDAMOLED面板成本为14.3美元,而该尺寸LCD面板成本为14.7美元。由于LCD显示技术已经非常成熟,成本下降空间非常有限,而OLED 随着技术的进一步突破,未来仍有较大的成本下降空间。从使用寿命上看,目前台湾工研院研发的最新技术——OLED表面电浆耦合增益技术,可以将OLED 的寿命延长达20倍。随着各种技术的出现,OLED寿命问题将会得到有效解决。

OLED全球产业链受益股:

1、设备:ULVAC,AMAT、锦富新材(15.57 +1.83%,买入)、智云股份(47.65 +1.73%,买入)、大富科技(28.61 +3.32%,买入)、天通股份(13.93 停牌,买入);

2、发光和传输材料:UDC,万润股份(47.17 +0.38%,买入)、瑞联新材、濮阳惠成(39.58 +1.75%,买入);

3、驱动IC:中颖电子(40.59 +2.24%,买入);

4、面板:亿都国际(维信诺)、信利国际、深天马;

5、柔性显示:丹邦科技(33.85 +2.45%,买入)、东材科技(8.42 +0.48%,买入)、康得新(17.94 +1.82%,买入)、蓝思科技(23.74 +1.02%,买入)、劲胜精密(7.22 +1.26%,买入)。

北京证券网
    
今日要闻
栏目48小时热点
全站48小时热点
 
网站简介 联系我们 免责条款 广告服务 网站地图 用户服务 
免责声明:湖北省速马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本网站提供之资料或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入市须谨慎!
Copyright 2011, Hubei Smart Technology Co,Ltd.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电话:400-690-9926 E-MAIL:mbl516@163.com 鄂ICP备12014895号-3 鄂公网安备42282209000026号
网络经济主体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