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投资体系待完善
“新三板市场专业度要求较高,风险也相对更高,但前期市场过热导致很多投资者忽略了这一点。”东北证券研究总监付立春认为,市场风险相对高,新三板基金的不确定性较大。有些投资机构及投资者入场时没有考虑清楚,以至于市场出现波动后无所适从。
除了投资者教育外,付立春认为,新三板基金遇到的难题是新三板发展过程中的“阵痛”。从制度建设角度而言,中间的曲折与变化难以避免,这本身就蕴含着潜在的风险。这类带有“试水”和创新性质的产品其规范化和专业化道路仍然很长,需要监管机构和从业者继续完善改进。
“前期的过热给敲响了警钟,审慎理性的价值投资将逐步深入人心。”张驰认为,未来对投资者而言,一方面要继续践行价值投资,提升专业素养,精选挖掘成长性好的优质标的,避免不理性投资带来的“受伤”。投资退出路径方面,要提前做好全面考量,在产品宣传、产品设置方面规范完善。
彭海指出,当前市场环境需要耐心。“基于新三板在多层次资本市场中的地位,有理由看好新三板的长远发展。但对发展过程中会遇到复杂问题必须清醒。”
对于目前环境下的投资策略,彭海建议遵循两条投资主线,挖掘长线投资价值:首先,IPO市场恢复常态,上市辅导及IPO被受理公司数量将增长,其中的优质投资标的值得关注;其次,从流动性的角度看,新三板市场分化将持续加剧,建议关注大市值中成长性较好的优质标的。
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募集总额超过132亿元的172只新三板基金将到期。在83只公布了最新净值的产品中,37只净值小于1元,超过四成产品处于浮亏状态。业内人士指出,2015年大量涌现出的新三板专项基金产品面临集中到期,当年跑步入场的基金迎来大面积亏损。由于市场流动性不足,这些产品退出时同样存在诸多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