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面向未来,我们还是要坚定地回归“受人之托,代人理财”的本源,做好资产管理服务,坚持长期为客户创造价值。
他既高瞻远瞩又身先士卒,一面把握未来发展战略,一面时常深入一线,到金融机构营销,到市场调研,为公司的发展贡献自己的“朋友圈”。
他和管理团队力挽狂澜,用了不到3年时间,将一家老牌基金公司从下滑的窘境,重新带回到第一梯队,资产管理规模翻番,各项业务驶上正轨。
他,就是博时基金董事长张光华。
一个暖意融融的南国冬日上午,张光华和上海证券报记者分享了他的公募情缘。
勇挑重担 再造博时
从1986年硕士毕业进入金融业,到2015年加盟博时,转眼29年光阴。这期间,张光华的职业角色涵盖了监管机构、商业银行、保险、投行、基金、租赁等各类金融机构,且都是担任主要负责人。他经历过的机构,有的从低谷崛起,有的更上层楼,无一例外都走出了一条上升的业绩曲线。
2015年7月,A股市场刚刚从“疯牛”转入到深幅调整阶段,张光华在这种市况下再一次“华丽转身”,履职博时基金董事长。那时的博时,公募规模排名已从原来的前5名跌出前15名。新任董事长张光华与有证券监管背景的新任总裁江向阳一道,扛起了“一定要把博时带回来”的厚望。
就任博时基金董事长后,张光华从三个方面着力,开始了他的公募之旅:第一是战略规划;第二是管理体制;第三是能力建设。
“管理要由道而术,所以战略要先行。共同的信仰和价值观才是驱动行为的深层的动力。”张光华说。
张光华带队去国内外考察资产管理行业,在借鉴先进理念和做法的同时,思考博时未来的战略方向。张光华主导博时完成了《五年发展战略规划》,确立了“坚持市场化、国际化、全能型发展,将博时打造成为国内一流的高品质现代资产管理公司”的总体目标。
战略目标确定了,下一步就是脚踏实地、扎实推动。“一流的现代资产管理公司,首先要有一流的现代企业治理。”张光华说。他主持对公司治理架构进行了全面梳理,进一步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充分发挥和做实董事会及各专业委员会的决策职能,为公司重大管理决策的科学化、规范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张光华指导博时建立一系列的精细化管理机制。在他到任后,博时进一步完善了市场、产品、财务、风险、子公司等各个业务领域的定期分析报告制度,对及时发现问题、纠正偏差及敏锐把握市场机会等都具有重要作用。
面对到任时博时公募规模已滑落至行业第十六名的困境,张光华不遗余力,亲自披挂上阵。数十年金融从业经历积攒下的朋友圈,他毫不犹豫地无私贡献给了博时:从国有银行到全国性商业银行、城商行、农商行,从大型央企到地方国企,从合作伙伴到金融同业,三年中,张光华的足迹踏遍国内,率队拜访了数十家机构客户,身先士卒奔波在基金销售一线,成为博时的“首席营销官”。“我来博时的最大优势之一,就是对银行业等金融机构都很熟悉,这也算是重要的资源。不过以前在银行,很多事情是别人有求于我们;现在反过来,必须放下身段,去寻求与银行合作。”张光华不乏幽默地告诉记者。“人生要创造,更要体验。加入公募行业又一次丰富了我的人生。”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