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另外一个风险就是海外市场的不确定性。随着A股市场投资者结构的更加多元,海外市场对A股的影响越来越明显。最近一段时间美国市场的股债双杀,引发全球股市共振,A股也损伤惨重。我们认为美国经济基本面并没有显著变化,调整是因为长达9年的牛市对经济复苏的反映过于乐观,对通胀、加息、金融收缩的反应不足,积累的调整压力释放短期带来巨大杀伤力,但寻找到平衡后会再度与基本面一致。
我们认为2018年A股将呈现大幅震荡,投资需要合理控制仓位,寻找结构性机会。从品种上,盈利改善及较低的估值仍相对利好蓝筹,未来有业绩确定性的行业和个股仍是配置的重点,消费升级、制造业升级等相关板块值得重点关注。
金融供给侧改革下 2018年债券市场迎来战略机遇
鹏扬基金副总经理李刚
2018年,在实体供给侧改革继续推进的同时,金融业去杠杆、严监管、回本源的进程也在不断展开,金融业供给侧改革全面展开。主要表现为三个特征:一是金融业,包括表内表外的整体增速将保持和实体经济增速基本一致的趋势;二是严监管下,通道类业务将逐步萎缩,标准化债券产品规模将稳步扩大;三是金融业的发展要回归流动性、服务实体和大类资产配置的专业化本源。
在这三个趋势的推动下,今年的债券市场将会出现三个可能的发展趋势:
一是受货币供需环境阶段性改善的影响,债券、尤其是利率债品种在一季度迎来配置机会,可能在一季度后迎来阶段性的交易机会。从近期数据来看,1月份全国大型商业银行增持政策性金融债1400亿元,外资增持630亿债券。信托、委托贷款的收缩可能导致社会融资总规模增速的平缓下降,而受同业理财去杠杆的影响,M2增速可能在二季度有所恢复,这有利于从边际上改善债券市场的供求关系。
二是在资产管理新规可能出台的背景下,机构投资者降低了投资久期,提高了信用评级,导致收益率曲线陡峭化和信用利差扩大化,这有利于增加中长端债券利率的相对价值,并有助于低等级信用利差的价值回归。
三是多元化配置策略给债券基金提供了更多的策略选择。今年,在实体供给侧改革的推动下,企业利润增速可能低于去年,但可能继续保持10%以上的增速,同时可转债市场迎来2014年后的第二次大扩容,给债券市场投资者提供了更多的标的品种。
综上所述,对于2018年的市场走势,债券和权益的均衡配置可能给投资人带来更多的选择,债券基金的发展环境有望逐步改善。
从金融业供给侧改革的发展来看,拥有专业品牌、机制优势和平台优势公司的市场份额将不断上升。据统计,从1995年到2016年,美国市场规模最大的5家资产管理公司市场份额从34%提高到了44%,前25的资产管理公司管理的市场份额达到73%。主要归因为大基金公司品牌效应,营销渠道广以及丰富的产品线。
因此,从公募债券基金未来发展的市场环境和政策环境来看,对于公募基金,尤其是债券基金而言,2018年最大的挑战还是如何稳定地实现投资收益和规模增长,要改变过去公募债券基金对相对排名的追逐,把获取稳定的绝对收益作为债券基金管理的主要目标,这样公募债券基金才可能迎来广大个人投资者的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