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造成这个现象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一是我们国家的经济已经从两位数增速的高速发展阶段,进入到个位数增速的稳定发展阶段,对应到中观大部分行业也在步入成熟期,行业的渗透率已经很高,经历多年的拼杀,行业的龙头公司的集中度在提升,竞争优势更加明显,业绩增速更快、业绩的稳定性更高;二是随着沪港通、深港通的开放,海外资金源源北上,这些资金的特点是考核周期长,只买竞争优势最强的公司,他们这种买入并长期持有优质蓝筹股的风格,对2017年的市场也有很大影响;三是2017年的监管趋严,监管层重点打击了炒小、炒新、炒差、炒题材这些行为,这也促使资金更加注重基本面,回归蓝筹。
展望2018年,国际主要经济体自金融危机以来,首次出现了同步复苏的态势,国内方面,上游 行业的供给侧改革叠加需求的相对稳定,使煤炭、钢铁等上游 行业资产负债表得到极大修复,房地产经过持续调控,行业库存、企业负债持续下降,2015年以来金融领域去杠杆持续进行中,可以看到国内经济在上游、房地产、金融领域的风险都有效下降,在内部需求稳定,外部需求向好的情况下,我们对2018年的股票市场是看好的。结合当前的市场增量资金性质,以及监管层的监管态势,我们可以看到市场可能和2017年没有明显的差别,预计2018年的市场风格仍将大概率是2017年的延续,仍将是一个结构性行情,景气行业的优质公司仍将有超额收益。
2017年市场提出了一个所谓“核心资产”的说法,也就是大家把盈利能力最强、盈利最稳定、最具有国际国内竞争力的一批龙头公司称之为核心资产,2017年涨的最好的也就是这类公司,比如贵州茅台、中国平安、海康威视等等,他们的盈利能力更强、盈利的稳定性更高,所以他们最先得到资金的认同,获得了盈利估值的双重提升,在2017年率先完成了价值重估。延续这个思路,我们认为资金会将目光扩展到其他行业龙头,银行和地产可能是下一个完成重估的板块(目前这一进程正在进行),另外一些其他消费行业(如家电、酒店、医药)、甚至是中上游周期性行业(如煤炭、钢铁、化工)的龙头公司都有可能渐次完成重估。
从行业层面看,我们认为可以遵循几条投资主线:(1)经济复苏带来的投资机会:如银行将受益于资产质量的改善以及息差的缓慢回升,基本金属如铜、锌将受益于全球经济复苏;(2)受益于居民收入提升的“大众消费”,例如:乳制品、服饰升级等;(3)制造业转型升级中的高端制造,例如半导体、5G等;(4)持续关注环保压力下,周期板块子行业机会,例如:化工、造纸、玻璃等。
基于以上我们对于2018年的市场方向和风格的判断,我们建议投资者还是应重点关注蓝筹股、绩优股,并以持有为主,不要参与纯题材炒作,回避无业绩、不诚信公司的股票。
基本面强劲估值合理的股票仍将创新高
诺德基金经理郝旭东
2017年是我国政治经济承上启下的一年,明确提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在此指导下,2017年我国经济实现平稳增长,全年GDP达到82万亿,同比增长6.8%,超出市场预期,其中经济结构改善是2017年经济的重要亮点,消费超越投资成为经济增长主要驱动力,即证明中国经济发展质量正在提升,同时也使中国经济增速的季度波动幅度明显缩小,2015-2017年经济增速的季度波动幅度维持在0.1个百分点上下,经济增长韧性凸显,也为股市的上升提供了坚定的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