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站内文章:
软件用户服务 网站地图
您现在的位置: 股民天地 >> 基金 >> 基金看市 >> 正文
A份额正走向全面溢价 B份额遭遇“杠杆失灵”
作者:jincvip 更新时间:2016-8-12 9:26:34 点击数:
分享到:

据统计,截至8月10日,分级基金B份额净值在8月以来平均上涨3.14%,而二级市场价格平均涨幅仅为1.13%,这意味着,多数分级B份额的价格表现明显落后于净值表现。

以中融中证煤炭B为例,截至8月10日,该基金8月份以来净值上涨了20.53%,而二级市场价格仅上涨了12.67%,大幅落后净值涨幅。此外,国泰房地产行业分级B同期净值上涨了16.12%,而二级市场价格仅上涨了11.36%。

据悉,此类基金中既有成交不活跃的基金产品,也有多只成交量较大品种,可见成交不活跃并非分级B价格表现偏离较大的主因。在上海证券基金分析师看来,上述现象与分级B出现平均2%左右的折价相呼应,均折射出当前市场风险偏好较低的状态。

值得注意的是,在去年的极端下跌行情中,分级基金接近并最终下折的过程中,分级B的交易价格会呈现“断崖式”下跌,分级B的投资者由此蒙受巨大的损失。在此过程中,投资者的亏损来源于两个方面,其中包括指数工具加杠杆后的损失与溢价消除过程的损失。

上海证券分析师认为,目前越来越多的分级B呈现平价甚至折价交易特征。从整体上看,未来即使分级基金触发下折条款,平价或折价买入分级B的投资者无需再承担溢价消除过程的损失。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当市场下跌时分级B的投资者将不再蒙受损失,而是分级B的投资者将获得与市场涨跌相对称的杠杆收益或杠杆损失。甚至在某些情况下,若持有折价的分级B,在分级基金接近并最终下折的过程中,分级B的投资者还可以获取一定的下折收益以降低指数工具加杠杆所带来的损失。加之分级A的隐含收益率下行,分级B的杠杆成本也在下降,目前其正成为更好的杠杆工具。

此外,在显著的主题投资机会出现之前,“交易不活跃、定价难以矫正”的正反馈将继续加强分级基金交易的“马太效应”,从而为低成本的市场操纵行为提供环境,其风险同样值得投资者警惕。上海证券分析师认为,整体而言,子份额交易不活跃的基金更容易出现大幅折溢价。如部分分级基金出现高达3%以上整体溢价率,并且多个交易日溢价率保持在1%以上,但分级B日均成交量仅在万元左右。可见,对于部分成交非常低、交易不活跃的分级基金,即便设计了配对转换机制,在基础份额吸引力不强的背景下,仍然难以对子份额做出相对合理的定价,容易成为市场操纵行为的滋生地。

北京证券网
    
今日要闻
栏目48小时热点
全站48小时热点
 
网站简介 联系我们 免责条款 广告服务 网站地图 用户服务 
免责声明:湖北省速马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本网站提供之资料或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入市须谨慎!
Copyright 2011, Hubei Smart Technology Co,Ltd.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电话:400-690-9926 E-MAIL:mbl516@163.com 鄂ICP备12014895号-3 鄂公网安备42282209000026号
网络经济主体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