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于看好本行业发展,一位上海期货公司金融期货研究员张先生近期私下向专业人士寻求荐股建议——“靠谱的期货概念股有哪些”,并坚定地表示准备择机进入,持股待涨。
张先生称,自己的选股逻辑在于:期权开闸,新股指期货推出后,期货公司金融期货交易量大增,另一方面原油期货通过审批、更多金融期货产品如外汇期货研发加速,商品期货品种上市由审批制改为注册制,创新业务初步探索,期货公司的金融价值将被逐渐发现,未来成长空间十分可观。
期货IPO第一股呼之欲出
5月8日,瑞达期货股份有限公司(下称瑞达期货)在监管层官网预披露招股说明书,迈入IPO买对大军,期货业期待已久的A股“期货第一股”呼之欲出,也在期货圈中掀起了一轮找“期货概念股”的热潮。
据记者统计,在瑞达期货预披露首发(IPO)招股说明书之前,“涉期货”概念的A股股票主要有三大类:第一类,直接控股或参股期货公司的上市公司,如中信证券、美尔雅、新黄浦等;第二类,不持有期货公司股份,所生产或投资的产品为大宗产业链上、并与具体期货品种价格走势关联度较高的上市公司,其中部分公司直接或间接从事期货衍生品交易,如如意集团下属控股公司远大物产参与化工期货,宝钢股份、鞍钢股份、华联矿业、物产中拓、ST南钢、凌钢股份、马钢股份等近10家上市钢企参与螺纹钢、铁矿石期货;第三类,参股控股期货公司、同时从事大宗商品贸易等现货贸易的上市公司,如云南铜业等。 “涉期货”概念股票的范围较“期货概念股”更为广泛。2006年9月,“期指受益板块”概念首次被提出,股评人士全面推荐控股优质期货公司的上市公司。据数据,目前该板块共囊括15家公司,分别为:美尔雅、新黄浦、厦门国贸,弘业股份,新湖中宝,中信证券、物产中大、锦龙股份、西南证券、现代投资、天利高新、中粮地产、大恒科技、中捷资源、中国中期。2015年1月1日以来,该板块股票累计涨幅为46.7%,最高涨幅在4月中旬中证500股指期货及上证50股指期货上市前后一度达71.6%。从2014年7月上涨至2014年底,期货概念股涨幅达161%,同期券商股累计涨幅为168%。
直接控股、参股期货公司的上市公司不仅仅上述15家据记者查阅相关数据,该数据中共有24家非券商上市公司直接控股或参股期货公司(其中中化国际为天胶期货自营席位),其中不包括数据中所列的中捷资源。
据悉,中捷资源旗下所持中辉期货股份目前已经剥离转让。2014年12月初,中捷资源发布公告,拟将所持中辉期货经纪有限公司55%股权中的15%股权转让给山西中辉贸易有限公司、40%股权转让给锦泰投资有限公司,价款为1.14亿元。根据此前公告,成交价格为以2014年8月31日为评估基准日的所转让股权代表的净资产评估价值的1.3倍。业内人士表示,中捷资源期货业务一直被市场看好,出售溢价在情理之中。
据记者统计,券商板块的23家上市券商中,其中22家券商均以绝对优势控股期货公司,仅太平洋证券旗下无期货公司。也就是说,A股中,直接控股或参股期货公司的上市公司至少有46家,不到全部期货公司的三分之一。
期货板块频受支撑走强
在至少46家参股、控股期货公司的上市公司中,如果说上市券商未必是“期货概念”中的优质股票,那么哪些公司最受市场追捧呢?从三类涉期货股票的历史表现中或许可以得出结论。
2013年9月,5年期国债期货上市前夕,参股期货公司概念股提前上演了一波拉升行情,粤宏远A、物产中大、厦门国贸、津滨发展、中化国际、江苏舜天、高新发展、美尔雅等概念股均录得不菲涨幅。
2015年1月7日,受益公布的期货交易量增长,期货概念股盘中逞强。2月9日股票期权开闸前夕,除中信证券、光大证券、海通证券、广发证券等持有业绩较好期货资产的上市公司外,美尔雅、厦门国贸、弘业股份、江苏舜天等也受到券商研究人员的青睐。
4月,两个新股指期货上市前一周,期货概念股大涨近12%。4月8日,中国期货业协会发布《期货公司互联网开户规则》,这意味着正在尝试的期货公司互联网开户业务将进入正轨。而在大金融板块中,注入期货资产也成为意图打造金控平台公司的重要选择。
而今年以来,除了品种增多利好,互联网开户、进军银行间债券市场,鼓励期货公司扩大融资途径等一一提上日程。一直受监管约束较为严格、发展缓慢的期货行业迎来了极大程度的宽松和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