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重要新闻点评
深港通系统完成研发工作 已有多家券商参与测试
日前,恒生电子的一份公告引起了市场的关注,并且使得市场再度将目标聚焦到深港通这一今年A股市场的"大事件"上来。
《恒生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关于投资者关心的市场竞争力热点问题的统一答复公告》称:恒生深港通系统目前已经完成研发工作,并已有多家券商在参与系统测试。系统具有灵活资金模式控制、多币种汇率扩展、交易快速高效、风控及时有效等优势。并且深港通系统的港股交易设计中大量借鉴了港股核心交易系统的设计经验,据公司了解,截至目前,中国内地只有恒生拥有港股核心交易系统的实际开发与应用经验。
关于深港通何时开通,业界充满期待。虽然目前官方尚未明确开通时间表,但是,从各方的表态以及传递出来的信号来看,这项工作正稳步推进。
中财简评:从目前各方的表态来看,深港通或许就是万事俱备,就等待着监管层的最后确定,届时正式步入落地实施阶段。深港通的开通一方面有利于增量资金流入A股市场,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助推A股市场在监管制度、市场制度建设等方面走向成熟。
楼市过热警报已拉响 分类调控政策料在更多城市上演
继对部分地块设置最高出让价后,苏州市政府21日宣布,2016年商品住房用地供应计划为380公顷,同比增长22.6%,下半年将对房地产市场供需状况再作专题研究,确保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这是近期二线热点城市楼市调控"因城施策"的一个缩影。业内人士表示,土地市场的火爆、房价的过快上涨正从一线城市蔓延到二线热点城市。楼市过热警报已经拉响,加大土地供给、限购、收紧信贷等差异化的分类调控政策料在更多城市上演。
从一线城市到二线热点城市,总价地王、单价地王不断涌现。在融创中国董事长孙宏斌看来,部分城市土地市场过热,已经出现较大风险。
克而瑞研究中心报告指出,2016年以来,总价、单价"地王"数量已经达到72幅之多。还有机构统计,如果算上高溢价率这一指标,今年以来产生的地王已超过100幅。
目前,楼市正面临结构性泡沫局部吹大的风险。一方面是地价泡沫风险。孙宏斌认为,南京、苏州这些城市,房价没什么泡沫,但地价肯定是有泡沫,很多杭州的开发商都是亏本的,而现在长三角高价拿地的开发商以后很难挣钱。
还有业内人士指出,地王大量出现有点类似2007年左右楼市火热的时期,当时也产生了大量的地王,但遗憾的是随着2008金融危机的爆发,一些地王项目或被开发商退地,或是砸在手里,多年闲置。
另一方面是一二线热点城市"被豪宅化",房价存在过快上涨的风险。亚豪机构副总经理任启鑫说,受到土地价格快速上涨的影响,二线城市房价环比出现快速上涨,未来将面临政策收紧的风险。
此外,巨资拿地可能加剧房企高负债、高杠杆风险,一旦楼市风向转变,中小规模房企的破产可能对局部金融安全带来隐患。
中财简评:今年3月份开始,一线城市逐步收紧楼市限购政策,一线城市的楼市已经开始降温。如果二线城市的房价持续火热,楼市政策进一步收紧的可能性很大。同时,在经历了去年4月至今购房需求的大量释放之后,购房需求已被严重透支,预计房价将逐步止涨趋稳!但城市分化依旧存在,部分二线城市成交量短期依旧维持在一个较高水平。
刘士余履新3个月 市场化改革等三大治市思路渐清晰
自今年2月20日履新以来,中国证监会主席刘士余以低调、务实的作风给业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上任3个月,虽然刘士余还没有在公开场合就市场改革和监管等话题进行系统性评述,但业内人士认为,在刘士余为数不多的几次公开讲话中,其治市思路已然清晰:坚定的市场化改革方向、"依法监管、从严监管、全面监管"的监管理念以及把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的明确态度。
中财简评:监管的趋严有利于打击内幕交易等违规行为,另外,投资者权益得到充分保护,既是股票市场健康公平的体现,又是监管有效、基础制度扎实的反映,还是一切监管的落脚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