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日,易居研究院发布了《30个典型城市住宅成交报告》,报告显示,3月份,30个典型城市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面积为2563万平方米,环比增长133.0%,同比增长82.9%。
图1 30个典型城市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面积及同比增幅
(数据来源:各地官方房地产信息网,易居研究院)
图2 30个典型城市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面积环比增幅排行
(数据来源:各地官方房地产信息网,易居研究院)
对照近7年3月份的成交数据,可以看出,相比2010年至2015年6年间的同期水平,2016年3月份30个城市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面积分别增长了120.4%、192.6%、117.1%、23.2%、93.5%和82.9%。如此对比,今年3月份市场成交是近7年同期最好的水平。同时这也是历史上最高的水平。
3月份,一二三线30个典型城市成交同比增幅曲线的走势一致。其中,一线城市的同比增幅由2月的33.6%扩大至73.5%,二线城市由2月的36.9%扩大至96.4%,三线城市则由2月的14.6%扩大至37.1%。3月份三类城市的同比增幅均呈现了扩大的态势,这和市场交易异常活跃有关。
一线城市具体来看,北上广深4个城市环比增幅分别为125.3%、242.5%、171.4%和-16.6%,同比增幅分别为20.7%、157.7%、74.8%和-0.3%。
值得一提的是,此前房价和成交上涨曾多月蝉联第一的深圳,却在过去的3月呈现量价齐跌的态势,对此,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解释认为,这和深圳房价处于高位、此前几个月市场交易活跃等有关。
随着一线城市3月份政策的收紧,二线城市的市场成交开始“脱颖而出”。3月份,15个二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面积为1825万平方米,环比增长160.6%,同比增长96.4%。报告认为,二线城市购房政策要比一线城市宽松,而且房屋均价也明显低于一线城市,所以购房者会积极认购、加速成交。这使得同比增长态势较为明显,目前成交规模创下了2010年以来的月度最高水平。
严跃进认为,3月份市场交易和预期一样,出现了异常火爆的局面。这和恐慌性购房情绪不断加重有关。在买涨不买跌的心理预期下,购房者入市的积极性会提高。部分购房者担心二线城市后续也会收紧政策,因此购房交易热度很明显,带有很强的“抢收”特征。除部分城市或受既有政策收紧影响而出现成交量下滑外,其他一些城市市场交易总体会处于高位水平,即依然呈现出火热的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