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国防现代化的重视和新兴技术的快速发展,军工与无人机产业展现出蓬勃生机。据媒体报道,“十五五”规划明确提出如期实现2027年建军百年奋斗目标,强调“三化融合”与发展新质生产力,为核心装备的持续迭代与批量生产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5年11月在深圳举办的国防军工智能制造装备展,也将集中展示自动化装备、工业机器人与数字孪生等前沿技术,充分体现军工生产的数字化转型升级趋势。军用机器人的广泛应用正推动战场形态深刻变革。特别是四足式地面机器人以其灵活性与适应性备受关注,在陆军装备体系中的需求日益迫切。
无人机作为现代战争中的关键力量,已由过去的辅助角色逐渐演变为主力作战平台。数据显示,到2025年,中国军用无人机市场规模有望突破480亿元,“察打一体”“蜂群作战”等新型机型将成为市场主流。这些趋势共同勾勒出一个技术密集、创新活跃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图景。
那么本期就来梳理与军工和无人机有关联合作的产业链公司,并根据业务的关联程度,筛选出其中较为深度的10家,供大家进一步研究参考。
提示:本文数据均来自企业公开财报及行业数据库,如有错误或疏漏,请以最新资料为准。
晨曦航空
主营业务:航空航天配套设备
军工领域:公司与多家军工单位建立稳定合作关系,参与多项国家重点型号项目的研发与制造,提供高性能机载设备与系统解决方案,助力提升装备信息化水平。
无人机:公司在无人机飞控系统、导航与任务载荷方面拥有核心技术,部分产品已在军民融合场景中得到实际应用,具备较强的定制化开发能力。
北方长龙
主营业务:特种车辆与装备
军工领域:专注于陆军装备配套,参与多型装甲车辆的研发与生产,通过模块化设计与系统集成,有效提升装备机动性与战场适应性。
无人机:积极布局无人机地面控制系统及运输保障设备,为实现有人—无人协同作战提供硬件支持。
捷强装备
主营业务:防化与核生化应急救援装备
军工领域:为军队提供先进的防护与洗消设备,参与构建现代化防化保障体系,技术在多次联合演习中获得验证。
无人机:研发搭载侦测设备的特种无人机,用于核生化环境监测与评估,拓展了无人装备在特殊战场的应用范围。
内蒙一机
主营业务:履带式装甲车辆
军工领域:作为陆军重型装备的重要生产基地,承担主战坦克与步兵战车的研制任务,持续推进装备轻量化与智能化升级。
无人机:探索将无人机用于装甲部队侦察与目标指示,初步形成陆空协同战术方案。
建设工业
主营业务:机械制造与钢结构工程
军工领域:承接各类军事设施建设工程,包括机库、试验场等,注重隐蔽性与抗毁设计,满足战时快速部署需求。
无人机:开展无人机起降场设计与建造业务,并结合数字化建模优化场地布局。
国科军工
主营业务:军工电子与信息系统
军工领域:致力于指挥控制、通信与情报系统的研发,参与全军信息系统一体化建设,强化数据链与网络安全能力。
无人机:开发多款中小型侦察无人机及数据处理平台,支持战术级态势感知与决策。
晟楠科技
主营业务:智能装备与光电产品
军工领域:提供红外夜视、激光测距等军用光电设备,广泛用于单兵与车载平台,并与科研院所合作推进技术迭代。
无人机:重点布局无人机载光电吊舱与影像分析系统,提升复杂环境下目标识别精度。
中无人机
主营业务:无人机系统整体解决方案
军工领域:参与多个军种无人机型号项目,涵盖侦察、打击与电子对抗等多种任务类型,具备全流程研制与服务能力。
无人机:主打中高空长航时无人机,并在“蜂群协同”与控制算法上取得重要突破。
新余国科
主营业务:火工品与弹药系统
军工领域:为各型导弹、火箭弹提供核心动力与战斗部装置,坚持自主创新,不断提升产品的可靠性与安全性。
无人机:开发适用于无人机的精确制导弹药,增强其对地攻击效能。
利君股份
主营业务:航空航天结构件与精密制造
军工领域:长期为航空发动机与机身部件提供精密加工服务,积极参与新材料与新工艺的推广应用。
无人机:承接多种无人机机体结构与传动部件的制造任务,致力于提高整机性能与使用寿命。
综合来看,上述企业在军工与无人机领域中各具专长,覆盖从基础材料、关键子系统到整机集成的完整链条。它们之间既有明确分工,又形成紧密协作,共同构建了一个开放而高效的产业生态系统。
展望未来,在国家战略引领与技术创新的双重推动下,相关企业将持续深化融合发展,不断拓展应用场景,释放更大的商业与社会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