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博鳌亚洲论坛2016年年会“互联网金融:痛并成长着”分论坛的讨论,既让人们看到了从业者对互联网金融的热忱,又对行业的未来发展有了一定反思,对互联网金融在今年步入“规范”之年充满期待。
新华社记者胡铃 邓华宁
海南博鳌(CNFIN.COM / XINHUA08.COM)--博鳌亚洲论坛2016年年会“互联网金融:痛并成长着”分论坛的讨论,既让人们看到了从业者对互联网金融的热忱,又对行业的未来发展有了一定反思,对互联网金融在今年步入“规范”之年充满期待。
互联网金融已经渗透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小到日常交水电费、大到企业上亿的融资,都可以通过互联网金融实现。第三方支付、P2P、众筹、传统银行业务网络化、虚拟货币……互联网金融正凭借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社交网络、搜索引擎等优势,大大地拓展着金融业的边界。它流着互联网企业注重用户体验的“血液”,又有着不断降低交易成本的冲动,让大众得以沐浴普惠金融的“雨露”。它既拓宽了中小投资者有限的投资渠道,又满足了中小企业和个人的融资需求,成为扩大内需、加速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在很多地方,还成为支持精准扶贫、支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重要工具。
有意思的是,主持人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谢平教授一改当天上午发布《互联网金融报告2016》时的温和,上来就抛出了12个问题,直指互联网金融尤其是P2P行业的风险与监管。
这主要是因为P2P屡屡“闯祸”。据不完全统计,从2015年初至2016年2月,“跑路”、倒闭、停运的P2P平台就已超过1000家。e租宝的倒闭,更是在业内掀起轩然大波,让很多投资者“谈e色变”。
P2P平台问题频频曝光,反映出互联网金融行业目前仍处于良莠不齐的“青春期”,亟需“家长”正确引导。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对互联网金融的提法已由往年的“促进健康发展”改为“规范发展”。
与会嘉宾认为,要避免这种“劣币驱逐良币”的情况不断发生,一要明确互联网金融的自我定位,加强行业自律,二盼监管细则尽快落地。
关于行业自律,与会嘉宾认为应坚持互联网金融的本质。爱钱进CEO杨帆表示:“我们一直信奉的一句话是'P2P是现有金融体系的良好补充’,要做的真的是通过互联网技术的创新,能够使得我们提供更高效的金融服务。”
嘉宾认为,应该始终坚守两条底线,一个强化。一是不要触碰用户资金,二是保证平台发布的交易项目都是真实存在,三是坚持用科技创新不断强化风控能力。谢平指出,P2P行业如果始终坚持信息中介定位,一不吸收存款,二不做同业业务,就算有风险也不会形成系统性风险。拍拍贷CEO张俊、人人贷总裁张适时借此纷纷为P2P正名,“这些出事情的平台本质上是非法集资戴上了互联网金融的帽子,并且通过搬到互联网上扩大了影响。”
对监管的渴盼是从业者们的共同心声。杨帆表示,“挺希望有一个底线监管”。P2P的发展如同一个孩子长大,不能因为成长过程中摔了跟头就限制他不许乱动,而是要“告诉他危险的地方不要去,太高的地儿不要老往上爬,在一个有序的环境里健康地发展,这才是P2P需要的。”张适时也认为,“人工智能的发展非常非常迅速,期望前置性地监管不现实,只要在底线以外的地方都应该由行业来自律。”
有利网CEO吴逸然则提出,“监管部门应该严厉打击产生了恶劣后果的互联网金融的违法行为,采用非常严厉的惩处手段达到震慑效果,避免后续的跟风。”
“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互联网金融是把双刃剑,用得好,它是阿里巴巴的宝库;用不好,它是潘多拉的魔盒。谢平指出,只有规范、高效的互联网金融才能惠及更多民众,为中国经济发展注入新能量。(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