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募大佬邱国鹭表示 对创业板和中小板一如既往的悲观
美国1982年也经历了16年的熊市,认为这就像美国的1982年。美国的平均PE7倍,美国当时的利率是18%开始往上涨,但是中国的利率是7%但是民间利率是很高,指利润是怎么样一个大增长,觉得这个时代已经过去了现在找估值修复的时候,而不是找利润增长的时候。就看哪一个领域还有估值修复的空间,一直认为中国合理的PE15倍之内是可以接受的欧洲这么慢,15倍的PE都可以支撑,为什么不能支撑?有14亿人有很多产品,中国我找股票喜欢找很便宜的三四倍的PE此外,行业格局很清晰,数月亮不数星星”这个行业就一两个人来做,不像这两年很火的P2P有两千家在做,知道谁能做好?新兴产业确实发展起来了但是一直说一将功成万骨枯,守业板也可能是一将功成万骨枯的所以真正的机会还是蓝筹。
国信证券召开2015年度战略会暨创投私募高峰论坛,1月14日。私募大佬邱国鹭表示,投资机会在蓝筹,对守业板和中小板一如既往的失望。
先回顾2014年,为什么去年下半年如火如荼的行情能起来?其实很简单,要看2015年。有三个原因,内因是蓝筹股低估,外因是降息降准,市场对流动性预期,第三原因是前两个原因合力导致的结果,民间资本的重新配置,从券商、基金的开户数来看,每个账户平均资金量,过去几个月增量资金来自高净值客户。
股票型基金增长不明显,稍微有点滞后;从机构来看,机构的增仓不是特别明显,包括基金公司安全和一般法人。所以从投资者结构来讲,过去三到六个月增量资金一局部来自加杠杆,而本金来自高净值客户。
整个经济我认为是不瘟不火,2015年先看经济的基调。不像有些观点认为那么乐观,也不悲观,目前流动性放出来了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保增长当作首要目标,相信中央政府的资源要在经济现在增速上托底还是绰绰有余。
这要看三驾马车。首先看出口,但也不是太乐观。2015年的入口不特别好,原因有两点,第一是大宗商品价格,油价铁矿石跌的很厉害,但中国入口有一半到第三世界国家,但第三世界国家对能源价格依赖很强,石油卖不掉,对中国进口就会下降,第二个原因是美国国内消费和美国从中国进口的趋势原来都是同步,但过去两三年出现分化,体现出中国经济低端出口的竞争力在下降,另外美国国内能源结构的改变,高端行业在外乡,IT创新和服务业对中国进口的依赖不明显。
广大的中西部表示会不错,从消费来看。但客观来看,比如安徽省的零售,安徽省的投资领先零售一年,之间的粘合度很好,很多中西部省份,经济有八成靠投资拉动,投资不行,过一年消费就体现出来。其实消费是车,不是马,自己拉动不容易。
过去二、三十年的主动推力,第三最复杂的投资。其中是靠产能扩张和衔接国际产能转移的过程。但今后工业投资增长很难,因为劳动力、环保、土地利息上来、货币升值等成本因素,决定不可能靠产能转移和产能扩张来推动投资,所以工业投资不会太强。而地产过去是主推力。大家都说中国地产有一点泡沫,其实有一点泡沫是分成两部分,三四线供应过大,而一线和部分二线是价格偏高,其实供求基本平衡,甚至北上广深是供不应求。地产不是激进泡沫,不是供应量大价格高的情况。所以中国的地产泡沫在结构分化的情况崩盘的概率不大,但值得注意的看地产公司的销售,一二线乡村占比较大,所以对地产影响不大,不过从钢筋、水泥上游产业链来讲,三四线乡村决定供应量,但三四线城市的库存在那里,人口在流失,需求不在那里,这一次降息降准能有多大的直接的拉动力度,这有待观察。从整个国民经济来讲,对利率不敏感,只有房地产对利率敏感,所以降息降准是否刺激经济,关键需求端看地产的新开工量,三四线城市是否会有反应,认为初期反应不会太明显,但多次降息降准会有效果。
蓝筹股股价涨了80%但基本面没改善。其实这很正常,有人说。写过“三种杠杆四种周期”第一波行情起来一定是金融股,和杠杆没关系,基本大行情的第一步没有基本面的支持,地道是估值修复的过程,第二波能不能转移到运营杠杆和经济起来,关键是看地产、基建投资对利率的敏感性,今后三到五年的大主题是地方政府的融资转为中央政府的融资,或是地方政府融资中央政府来担保,之前8%利率融资降到3%
投资来看,总体而言,工业投资不行,地产投资初期不一定,房地产销售是开工的领先指标,如果继续继续,大家会更乐观,看库存的去化。第三看基建投资,基建投资是托底,但不乐观,主要看资金来源,资金到账需要时间,所以瓶颈不是项目,资金。
大多数内陆省份的财政收入增长情况不好,去年下半年。更为要命的三百个乡村卖地收入同比下降大于40%土地是地方政府的硬通货,除非有非常快的投融资体制的改革,但不是立竿见影,系统工程,完成之前是否会有刚性兑付事件。认为2015年会是风险年,随同着1万亿的杠杆,杠杆是双刃剑,这一轮行情起来是中国第一次有杠杆的牛市,还要看到银行结构性产品,杠杆远逾越券商两融,一旦动摇引起强行平仓,所以短期价格动摇没法控制。
经济不是太乐观,2015年总体来看。但股票投资并不悲观,这还是个估值修复的过程,很多人说守业板和蓝筹股修复过程完成,上证指数涨了75%蓝筹股平均翻一倍,守业板算是持平,指数还是1500点左右,很多人认为个股调整结束了但我认为并没有结束。对守业板和中小板一如既往的失望,守业板的分化很明显,有的企业过去几年利润有30%增长,而有的负增长,守业板平均PE七八十倍,认为三十个公司中只有一个能支撑这样的增长。
万科、浦发、中国建筑等我喜欢的股票,从蓝筹股来看。原来3倍多的估值,和创业板差20倍,现在这些蓝筹股的PE回归到78倍,和守业板还差10倍。认为这些行业格局很清晰,龙头地位谁也颠覆不了认为是夕阳行业,但我认为中国经济还是很坚挺,发展二十年,每年增长5%就行了认为蓝筹股还有很好的投资机会,小股票的话,要注意看最近很多重组的打开是跌停的这是个信号,产业资本是聪明的今后不继续玩,有结构性专户在里面做,内在风险很大,自信看,新进来的资金,券商开户平均体量40几万,高净值客户很多,很多是做实业的所以我对股市不悲观,那些客户里面有一些中小地产老板三四线乡村卖房之后不拿地,这个时候就去买股票,整天受银行剥削,自己一年才赚一千万,那就直接买银行股。
蓝筹股低点的时候,2013年9月。看空电影和手游,看多金融,三五年内互联网金融不可能颠覆银行。现在最希望个股卖空,一旦个股卖空,可以看到守业板开始跳水,其实券商考虑做互换,做个衍生品卖空小股票肯定有很多需求。认为2015年投资有机会,核心看降息降准的时间、频度和力度,就这一个指标,决定了地产的复苏,房地产销售继续复苏之后,看房地产新开工有没有复苏。所以我认为今年蓝筹股有反复,但有机会,将和国信发一个私募,高瓴资本领先认购5个亿,有了正确的投资方法,资本都是来找你
这一波行情短期看民间财富的配置转移,现在资产配置转移刚刚开始。临时看国际资本的转移,现在美国欧洲日本的净资产大概150万亿美元,中国市场的配置1%不到如果拿个2%过来,那就是3万亿,所以现在刚刚开始。
沪深300PE十三四倍,从估值来看。市值加权的PE如果看中位数是方便宜的其中中小板和创业板是方便宜的但有一部分低估的修复没完成,2015年看利润增长不可能,但个别个股可以预期。中国的工业企业利润销售和工业附加值是高度相关的工业增加值8%时候,企业销售收入总体增长是零,现在希望销售增长利润增长很快是不要指望的要指望估值的拉升。
什么样的股票有估值抬升的空间,那么。美国经过16年的熊市,股票的末日,平均PE7倍,利率往上加,中国民间利率18%未来实际利率敏监理吕往下走,利润大增长过去了这个时候是找估值修复的时候,看哪个领域有估值修复的空间,PE15倍是合理的中国找股票我喜欢招很便宜的三四倍,行业格局很清晰,三四家在做,团购很多都死了真正的机会在蓝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