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A股市场中,同时布局“液冷”和“机器人”两个热门概念的上市公司相对较少,因为这代表了两个不同的高增长技术领域(数据中心/AI算力热管理与智能自动化)。经过筛选和研究,以下上市公司在不同程度上同时涉及或战略布局了这两个领域:
高澜股份
液冷业务: 公司是领先的数据中心、服务器(特别是AI服务器)、储能等领域液冷解决方案提供商。其服务器液冷产品已实现量产并供应给头部企业。技术路线覆盖冷板式和浸没式。
机器人业务: 公司明确将特种机器人的热管理作为重要发展方向之一,特别是面向人形机器人的液冷散热解决方案。公司近期公告已开发出针对机器人关节模组等核心部件的液冷产品样机,并与客户进行技术对接和需求沟通。
结合点: 非常直接。公司将数据中心液冷技术的积累延伸应用到人形机器人领域,开发用于机器人核心部件的微型化、高效能液冷散热模组,是A股最直接、进度相对领先的液冷+机器人概念股。
英维克
液冷业务: 国内数据中心温控龙头企业之一,在服务器液冷(尤其是冷板式)领域布局深厚,技术成熟,产品线完善,是国内外多家大型数据中心和服务器厂商的核心供应商。
机器人业务: 公司拥有通用的精密散热技术平台。其产品和技术广泛应用于工业制造、医疗设备、通讯设备等领域,自然涵盖了工业机器人和自动化设备所需的散热需求。公司具备为机器人提供定制化高效散热解决方案(包括可能的风冷、液冷方案)的技术能力。
结合点: 技术和能力延伸。依托强大的精密散热平台和液冷技术积累,公司将业务场景拓展至各类设备散热,其中自然包括需要高效散热的工业机器人、协作机器人甚至未来人形机器人的关节和控制器等。虽然其液冷主力仍在数据中心,但机器人是其重要的应用拓展方向
工业富联
液冷业务: 作为全球服务器代工巨头(尤其是AI服务器),公司深度布局服务器液冷技术(冷板式、单相浸没式)。既是液冷技术的使用者(用于其生产的AI服务器),也在对外提供液冷相关的ODM解决方案。
机器人业务: 公司有工业互联网和自动化产线经验,为包括特斯拉在内的客户提供自动化解决方案。其关联公司(如鸿海集团)长期布局工业机器人(“Foxbot”)和机器视觉系统。工业富联自身也参与机器人核心零部件的生产和自动化集成。
结合点: 全产业链整合与内部需求驱动。一方面,其庞大的服务器(尤其AI服务器)制造业务驱动了液冷技术的应用;另一方面,其智能制造/自动化产线业务涉及工业机器人。虽然两项业务在公司内部分属不同单元,但集团层面具备技术协同潜力。为自身生产的AI服务器和机器人集成服务提供液冷支持具有内部需求和整合优势。
松芝股份
液冷业务: 传统主业是汽车热管理(尤其是客车空调)。近年来大力拓展储能热管理和数据中心液冷业务(冷板式、浸没式),已有产品落地和项目交付。
机器人业务: 公司年报和公告中提及,在机器人领域已有液冷散热技术的储备和研发,将其作为新兴业务增长点之一。
结合点: 战略布局拓展。公司在积极将热管理技术能力从汽车、储能向数据中心和机器人领域多元化扩张。虽然机器人液冷业务规模尚小,但明确列为未来发展重点方向,具备一定的前瞻性。
需要特别注意的公司(可能被关联,但业务侧重或结合度需明辨):
科华数据:数据中心(含液冷解决方案)、UPS专家。其参股公司国自机器人是国内知名的移动机器人(AGV/AMR)厂商。虽然科华与国自同属一个集团(科华集团),但上市公司科华数据本身主要专注于数据中心,其液冷业务主要服务数据中心。公司可能为国自机器人提供数据中心基础设施(含散热),但直接将科华数据归类为“为机器人提供液冷”的核心厂商逻辑较弱。
博威合金: 高端铜合金材料供应商。其产品可应用于数据中心液冷系统的管路(如铜合金冷却管)和机器人内部的连接器、伺服电机等高导电、导热要求的核心部件。属于上游核心材料供应商,而非液冷系统的直接制造集成商或针对机器人的液冷解决方案开发商。
中石科技: 热管理和电磁屏蔽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产品如导热垫片、导热凝胶等广泛应用于消费电子、通讯设备、汽车电子等领域,也包括机器人的核心控制板散热和驱动器散热。虽然也涉及液冷散热材料(如导热界面材料TIMs),但并非液冷系统的集成核心。属于关键零部件/材料供应商。
总结与核心提示:
最核心标的(直接技术布局): 高澜股份。其“为机器人(特别是人形机器人)开发液冷散热模组”的战略清晰,已有样机和客户对接,是目前市场上认可度最高、结合最紧密的标的。
技术能力自然延伸标的: 英维克。其强大的精密散热平台为拓展机器人液冷市场奠定了坚实基础,属于应用场景的逻辑延伸。
产业巨头内部协同标的: 工业富联。庞大的服务器液冷制造需求+自动化产线与机器人集成业务,存在内部协同和技术整合的潜力。
战略拓展标的: 松芝股份。明确将机器人液冷作为新方向进行研发储备,但业务规模和进展相对早期。
谨慎关联标的: 对科华数据、博威合金、中石科技等,需明确其主业并非直接面向机器人的液冷解决方案提供商,更多是上游材料/部件/基础设施供应商。
重要提醒:
机器人液冷市场成熟度: 目前人形机器人等高端机器人尚处于早期发展阶段,相关的液冷需求多为前瞻性布局或小规模应用,大规模商业化尚需时日(可能需要1-3年甚至更长)。投资需关注技术研发进展和客户验证、量产进度。
公司业务占比: 液冷机器人在上述公司的现有收入结构中占比非常小甚至为零,当前主要是业务潜力的概念驱动。投资者需关注相关公告、投资者交流纪要中关于技术进展、客户合作、量产时间表的更新。
二级市场波动风险: 热门概念往往伴随较大股价波动,需关注基本面和技术面,做好风险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