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补充银行中长期流动性 4月MLF料超额续做
央行开展4月MLF(中期借贷便利)操作的日期临近。业内人士预计,央行或通过超额续做MLF的方式,向银行体系补充中长期流动性,支持银行加大信贷投放力度,突出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信贷支持,以宽信用支持经济回升。4月1500亿元MLF到期数据显示,4月将有1500亿元MLF到期。从影响因素看,4月MLF超额续做的可能性较大。
二季度投资主线逐渐清晰 公募看好三领域
近期,多家上市公司发布一季报和回购股份公告。中国证券报记者梳理发现,多位知名基金经理在今年一季度积极调仓布局,挖掘细分赛道投资机会。此外,多家基金公司也陆续发布二季度投资策略。基金公司相关人士认为,随着上市公司的一季度业绩陆续披露,二季度市场投资主线也愈加清晰,地产链、制造业产业升级、TMT等领域值得重点关注。
AI步入实用阶段 多家游戏公司部署应用抢先机
“新技术驱动游戏行业快速发展,游戏行业也为更多新技术的应用转化提供了‘试验场’。”近日,完美世界联席CEO兼总裁、完美世界游戏CEO鲁晓寅在接受上海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人工智能(AI)带来的技术革新,推动了游戏产业生产力的变革升级。面对AI技术热潮涌动,游戏公司纷纷提速,抢抓人工智能升级带来的产业机会。
机构调研“探问”经济冷暖 上市公司“抢答”传递复苏动能
进入2023年,消费复苏为线下带来烟火气,生成式AI令终端应用广受关注……数据显示,4月1日至12日,共有超过260家上市公司接受了366次机构调研。值得关注的是,不少公司在机构调研过程中,透露了公司在2023年的重点布局、发力方向,以及对未来经营状况的预测及信心。
一季度货物进出口大超预期 “新三样”远销全球
4月13日,海关总署发布的外贸进出口数据大幅好于市场机构预期。海关总署表示,一季度外贸进出口开局平稳、逐月向好。其中,电动载人汽车、锂电池、太阳能电池“新三样”产品合计一季度出口增长66.9%,拉高了出口整体增速2个百分点,比去年的拉动力进一步增强。
二季度专项债规模望维持高位 “准财政”工具留待后用
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下称“专项债”)是带动扩大有效投资、稳定宏观经济的重要手段。今年以来,专项债继续发挥强基础、补短板、惠民生、扩投资等作用,有力支撑开年以来的经济社会发展。数据显示,2023年一季度我国地方政府债券累计发行约21097亿元,新增专项债发行约13228亿元,均高于过去三年同期发行规模。
深化金融与政务、产业、消费联动 银行业积极助力文旅市场发展
4月13日,文化和旅游部官方公众号发布消息称,决定组织开展以“促进文旅消费共享美好生活”为主题的2023年文化和旅游消费促进活动。其中提到,“围绕满足不同消费群体消费需求,聚焦新兴消费热点、新型消费业态、新消费场景,加强政企银商联动协同”“落实‘百城百区’金融支持文化和旅游消费行动计划”。
外贸开局稳中向好 一季度进出口总值同比增长4.8%
外贸经营主体数量稳中有增,一季度我国有进出口实绩外贸企业45.7万家,同比增长5.9%“一季度我国外贸进出口展现了较强韧性,开局稳中向好,为全年实现外贸促稳提质打下了基础。”海关总署新闻发言人、统计分析司司长吕大良在4月13日国新办举行的一季度进出口情况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据海关统计,一季度,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9.89万亿元,同比增长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