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监管趋严 私募管理人登记“降温”
今年以来,在大量私募管理人注销的同时,新私募管理人的登记要求也更加严格。记者了解到,监管机构对于私募产品的备案要求也趋于严格,尤其是结构化发债。有债券私募人士表示,在上报产品时,收到监管反馈,要求限制单一债券的投资比例等。
IPO保持常态化发行 服务实体经济效能增强
机构数据显示,按发行日计,今年以来A股首发家数达101家。从机构统计数据看,今年一季度IPO保持常态化发行节奏,市场运行平稳,沪深交易所一季度在全球证券交易所募资金额排名分别位列第一和第二。市场人士认为,在全面注册制下,直接融资的包容性和开放性进一步提升,A股IPO定价市场化特征更加明显,发行效率进一步提高。
券商4月密集调研 三大方向料迎布局期
在AIGC(人工智能生成内容)等热点带动下,计算机板块的市场关注度持续升温,成为近期券商调研最关注的方向。数据显示,截至发稿,仅4月以来便有15家计算机行业上市公司获得券商调研,从投资角度看,机构认为电子有望成为下一阶段TMT领涨行业。同时,医药生物公司也获得券商密集关注,创新药、医疗器械或迎来新一轮投资机会。
空箱堆积情况好转 多地港口一季度成绩亮眼
3月,上海港海铁联运箱量突破5万标准箱大关,创月度历史箱量新高,同比增幅达24.7%;上港集团独山公司3月集装箱吞吐量同比增长71.7%,一季度累计完成箱量近10万标准箱……各港口空箱堆积情况正在改善,运价开始回升。多位业内人士表示,目前集装箱流转正恢复正常,市场出运货量逐渐恢复,且有进一步好转迹象,外贸逐步回暖。
一季度“成绩单”出炉 头部私募调仓换股布局AI“下半场”
私募一季度成绩单日前出炉。私募排排网数据显示,今年以来一季度股票策略私募平均收益超5%,正收益占比为77.08%,分规模来看,百亿级股票策略私募正收益占比最高。据悉,百亿级股票策略私募中的业绩佼佼者大多重点布局了TMT领域标的。
从国企改革到“中国特色估值体系” 央企上市公司年报季透露改革新动向
目前来看,分红派息及估值回归等话题已成为投资者在业绩说明会上关注的重点,多家公司高管也就相关话题与投资者进行了充分沟通交流。在改革动向方面,部分央企上市公司已在国资委新一轮改革方案发布前提前行动,并在年报中透露动向。其中,用人和激励机制改革成为2023年多家企业的重头戏。
锂电产业去库存进行时 碳酸锂成交均价跌破20万元/吨
今年3月,对于锂电行业上下游而言并不是一样的春风拂面。终端的新能源汽车销售在3月下旬已经传来阵阵暖意,但是在上游的材料端,降价、减产的现状带来阵阵寒意。碳酸锂成交均价在4月12日正式跌破了20万元/吨的整数关口,较高位回调已近七成。业内人士反映,产业链冷热不均的原因是行业处于深度去库存阶段。
基金大面积调仓至AI 交易拥挤度急剧上升
年内,海内外各大科技巨头频出利好消息,为AI(人工智能)行情接棒点火。业内人士指出,短期交易拥挤度过高时,投资者在高位介入,风险收益比是较低的。在人工智能大火之际,消费、新能源等传统热门板块则备受冷落,有机构表示,虹吸效应的产生反而给了很多板块均值回归的机会,后续将择机增持部分顺周期资产。
宏观数据冷热不足为奇 财政货币政策仍需发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