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宏观数据内部冷热不均,以及宏观数据与微观主体感受存在差异,这些都是经济复苏初期会出现的正常现象。放眼全球,疫情三年的“疤痕效应”叠加经济发展动能处于转型变革深水区,不少国家的疫后经济复苏之路走得跌跌撞撞。我国经济发展前景虽同样面临诸多挑战,但宏观总量政策的腾挪余地仍大、政策工具箱丰富。
第八批国家药品集采结果公布 有专家称第九批国采或年内启动
4月11日晚,国家组织药品联合采购办公室发布《关于公布全国药品集中采购中选结果的通知》,公布了第八批全国药品集中采购中选结果。中选药品的平均降价达56%。按约定采购量测算,预计每年可节省167亿元。同时,有受访专家称,第九批国采或年内启动。
AI赛道软硬件需求大幅释放 多家通信公司一季报预喜
今年以来,由ChatGPT引发的AI赛道热潮持续高涨,高速增长的软硬件需求也为通信产业带来了新的增长点。数据显示,截至记者发稿,A股市场通信板块已有8家公司发布了一季度业绩预告,其中6家预喜。多家公司表示,报告期内实现盈利增长与下游人工智能产业高速发展带来的强劲需求关系密切。
QFII扎堆持仓四大行业 国际机构对股市更趋乐观
随着2022年年报陆续披露,QFII(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持仓情况逐渐浮出水面。医药生物、电子、非银金融、电力设备行业的QFII持仓市值居前,占比超过一半。截至4月12日,年报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末,QFII累计持有234只A股,持仓总市值约为1964亿元。减仓56只个股,新进108只个股,增持48只个股,其余股票持仓未有变动。
能源绿色转型提速 电力供应总体有保障
确保国内原油产量长期稳定在2亿吨水平,天然气自给率不低于50%;到2035年,新增电量80%来自非化石能源发电;2023年风电、光伏装机增加1.6亿千瓦左右……国家能源局4月12日公布的一系列目标勾勒出我国能源高质量发展的路线图。据介绍,保供稳价是我国能源工作的首要任务。